國民法官明年上路 設計重點採圓弧形雙層主法檯--聯合報

  • 2022-03-03

 2022/03/01(聯合報報導)國民法官制度明年施行,屆時法檯上將有3名職業法官與6名國民法官共同審判,但目前各地方法院的法庭都是3名法官合議的設計,新制上路硬體設備勢必也須調整。司法院今舉辦「國民法官法庭空間打造記者會」,新北、南投、高雄地院同步連線啟用。司法院院長許宗力表示,司法院不只是單純設計法庭,也致力打造「人民參與」的殿堂。

 許宗力與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陳彥希今共同到新北地院,許表示「國民法官法庭」是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具體實踐的重要一環,此次特地邀請過去曾經參與模擬法庭的國民法官見證法庭啟用,希望提供國人安心參與審判的場域。

 司法院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實地走訪全台和離島地院,規劃國民法官法庭空間改造設計,輔助各法院打造符合環境需求、展現各自特色的國民法官法庭。記者會也同時公布桃園、新竹、苗栗、彰化、橋頭、基隆、宜蘭等7所法院發揮現有資源效益所改造完成的國民法官法庭。

 「圓弧形雙層主法檯」是國民法官法庭的設計重點,國民法官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清楚看見法庭動態,而這款設計也讓審判長可以隨時關照國民法官的需求。檢察官、辯護律師的扇形席位配置,也讓參與者可以聚焦法庭攻防。

 國民法官法庭設計以白色、木質調為基底,司法院指這象徵公開透明、溫暖、有人性,而選任會場、詢問室、評議室、休息室、專用動線和安全通道等關連場域,設計時都顧慮到使用者的隱私、便利與安全性,也配備「無障礙設施」。

 國民法官制上路後,屆時國民參與國民法官審判將是法定義務,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日費原則上為每日3千元,開庭未滿1小時為2千元,超過晚上6點則另支給每小時500元的超時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