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愛傳媒報導)對軍人來說,最殘忍的不是戰爭本身,也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戰爭」那種莫名煎熬。這是文字工作者舒暢在《那年的特約茶室》的一段話,也是「馬祖藝術島」轉型中的展覽內容,讓人百感交集。
一趟馬祖島之行,參觀「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的地景建築,以及梅石營區「特約茶室」,人類戰爭的荒謬性,扭曲變形的人性,莫此為甚。
回首前塵,充滿動盪的20世紀初期,世界大戰的餘波,牽動中國局勢,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與共產黨持續對峙,準備反攻大陸,緊張局勢為向來純樸平靜的馬祖,帶來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時代,特殊的人事物,也因應而生的「特約茶室」,在那段時期,是如此隱晦而不可磨滅的場域,對於當時駐地於離島的軍人而言,生活中身不由己的苦悶和待填補的慾望。
特約茶室的存在,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成為慰藉,而許許多多的青春故事,也在那樣的特殊場域中交會、發生。苦悶,孤獨,成為島上軍人,普遍的現象,有些借助各種信仰、性發洩,來平衡自己,但也有些,撐不過去的,不惜自我了結。
軍人們常自問,我獻出了青春與生命,到頭來獲得的是?!特約茶室,成為他們心目中,另一座精神殿堂。
是什麼樣的故事,讓一些年輕女孩,到了陌生異鄉,用什麼樣的心情,在那裡討生活?!當異鄉女孩,遇見前線男子表白,他們會以幸福人生作結局嗎?
懷著滿滿的好奇,2月12日上午參觀了馬祖南竿梅石營區「軍官、士兵特約茶室」,這是軍中樂園「八三么」,是提供軍人休憩娛樂的特殊場域。
雖然1992年解除軍事基地使用,迄今近30年,原來場地早已破舊不堪,幾經整修,試圖保留當年景況,又打造出未來性,迎合「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的期望。
一進門,懸掛空中的紅色雨傘,彷彿從天降下,提醒著參觀者曾是性工作者的悲劇與惡夢所在。依稀中的粉紅牆,小斗室隔間,還是引人遐想。
電波狀的作品,是軍中成年禮的不堪,戶外裝置藝術作品《搖欄》,道出鵲橋相會的流逝歲月的回眸,透過展覽,重現當年文獻、?事,讀來,令人澎湃激昂,也唏噓不已。
馬祖藝術島/軍中「特約茶室」的美麗與哀愁--愛傳媒
-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