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澎海底電纜串聯發電 澎湖公民電廠蓬勃發展--自由時報

  • 2022-02-18

 2022/02/16(自由時報報導)台澎海底電纜完成最後一哩路,已經正式雙向供電,導致以再生能源為主的公民發電,在澎湖蓬勃發展。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與集田光電公司合作的公民發電廠,陸續在湖西鄉尖山、南寮、紅羅、林投設立公民發電廠。

 公民電廠係以公民為參與主體,應包含部落、村里、社區等在地性參與,由居民共識所認定之空間及社群範圍,並依一定程序確認,除以在地居民優先參與或以地方政府建立平台方式號召公民入股外,亦鼓勵結合相關利害關係人,透過創新營運模式,以專業技術協力與設備供應等方式,共同打造的再生能源公民電廠。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為讓民眾更為了解公民電廠的意義,利用元宵佳節西乞龜活動,設計太陽能科技福龜,並邀請公民電廠舉行簽約儀式,出席者包括澎科大校長黃有評,集田光電總經理羅竫晴,泓德科技經理陳佳銘,集田經理吳宗澔,南寮公民電廠董事長趙嘉協,尖山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文龍,紅羅村長林忠雄,紅羅公民電廠董事長傳建法師,林投公民電廠楊惠淇,全富興業董事長呂四郎,前建設處長葉國清。

 至於未來公民電廠收益分配,依發起單位、民眾主導性高低、所有權分配以及收益規劃可有多元組織形態(例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社、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團體等),必須符合由民眾參與出資,且收益由參與者分享,或回饋地方公共服務與公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