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旱災高粱農損救助 創歷年最高金額、最快速度--中央社

  • 2022-01-23

 2022/01/21(中央社報導)金門去年高粱旱害歉收,在縣府會同中央應變勘災後,公告5鄉鎮為現金救助、低利貸款地區,相關救助金1661萬元已匯入鄉鎮公所。縣府表示,不僅快速核撥,金額也是歷年最多。

 金門縣政府發布新聞表示,縣府去年10月15日邀請中央部會啟動應變勘災後,農委會隨即一周後公告金門縣5鄉鎮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地區」。相關救助金新台幣1661萬元在昨天匯入5鄉鎮公所帳號,是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撥付最多一次,將於近期發放給農友。

 縣府建設處表示,金門全島栽植面積最多的農作物是高粱,總栽種面積約2000公頃。受極端氣候影響,金門已連續兩年降雨量未達500公厘,水情創歷史新低,嚴重影響高粱等農作物收成。

 建設處表示,因應乾旱影響,去年度縣府訂定「農業旱害災害防救標準作業程序」,由於110年秋季高粱自栽植期起,整體雨量不足、生長狀況指標已符合啟動勘災標準,9月29日邀請農委會派員確認災情,較往年提早啟動勘災作業程序。

 建設處長李有忠說,相關天然災害救助作業經公告、受理申請、公所勘災,並於1月11日由農委會辦理抽查作業後,救助款項已在昨天匯入各公所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