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馬祖優勢發展養殖產業

  • 2022-01-15

 海大馬祖校區海洋研究中心成功培育日本裙帶菜苗體,今年首度與地區漁民養殖戶合作進行掛養研究,縣府產發處日前亦派員前往養殖基地了解包括淡菜、石斑、裙帶菜等培育現況。在各界對馬祖養殖產業寄予厚望之時,如何務實的結合在地優勢來落實產業發展才是未來要積極佈局之路,從產業轉型到跨域合作,進而發展成精緻產業,才能獲得市場青睞。

 裙帶菜對馬祖漁民其實並不陌生,多年前連江縣水產試驗即可成功培育種苗,民間也曾多年掛養,從成品來看生長的情形十分良好,但最終因為市場需求不夠,導致產業無法延續。自海大馬祖校區成立後,縣府積極與之合作並協助成立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其實就是進化版的水試所;此次海大客座教授小河老師引進日本裙帶菜苗體在馬祖推廣,雖然這不是一項高難度的養殖技術,但小河老師提供日本當地對裙帶菜產業加工以及結合農業發展的訊息,對馬祖而言才是裙帶菜產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裙帶菜在日本被稱之為長壽菜,除了直接食用外,菜體全株都可運用,餘料甚至可發展成有機肥料,與有機農業結合生產出單價極高的農產品。小河老師以坂里農田為例,若農民把目前使用的化學肥料改成由裙帶菜製成的有機肥,生產出來的作物口感肯定不同,因為在以健康養生為風潮的年代,有機無毒才是生存王道。馬祖的水域適合養殖海帶、裙帶菜等,這已獲得專家認證,而過往的經驗也證實生產端沒有問題,重點是如何銷售及加工這類產品,進而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在海大研究中心另一項養殖重點是赤點石斑,目前研究單位正在設法進行培苗工作,若能成功培出幼苗並放流成功,馬祖石斑魚的復育指日可待。早年馬祖各島盛產石斑魚,如今石斑魚因量少而單價飛漲,成為高經濟魚種,而馬祖海岸天然礁岩地形正是石斑魚最佳生長環境,過去因為過度捕撈造成石斑幾近絕種,而人工培苗的成功讓石斑復育變的有可能,但仍要透過新型漁業政策如石斑復育海域專區的劃設、人工魚礁佈放等才能達到目標。

 不論是裙帶菜、淡菜還是石斑魚養殖,推廣的目的是希望漁民能轉型賺錢,馬祖有海水營養的條件,有石斑適合生存的環境,這都是與生俱來的優勢,日本小河老師就說馬祖是全台最適合養裙帶菜的地方,只是過去產業政策沒有關注到,發展也因此受限。馬祖的農漁產業無法與其它地區在生產量上競爭,因此只有在品質上建立優勢才有生存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