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戶政單位統計,馬祖地區設籍總人口已達1萬3千餘人,各鄉島的人口都呈現正成長局面,其中又以北竿鄉增加幅度最高。地區人口成長有許多因素,但不管其背後有怎樣的動機與原因,設籍人口的增加代表地方的發展正在向前行,地方更要持續發展讓更多人願意長住馬祖,也加入建設馬祖的行列。
土地與人口是區域發展重要的條件,馬祖歷經長達50年軍管時期,人口在戰地政務後期達到最高峰,但當時台灣本島經濟起飛,吸引不少馬祖民眾遷居謀生計,自此各島設籍民眾一路下滑,直至83年北竿機場開航並制定觀光立縣政策後,人口才開始有止跌現象;近年來馬祖觀光產業小有成就,又在台灣景氣不佳的背景下開始出現年輕人返鄉潮,馬祖的人口又再度破萬並持續增長之中。
隨著選舉年的逼近,各鄉人口繼續微幅上升是可以理解的,但細看戶籍遷入的族群又以來馬工作、服務、旅台返鄉者居多,因此馬祖人口的正成長不能排除與選舉有關,但也不全然是候選人動員所致。隨著地區社會福利越來越好,戶籍遷到馬祖是好處多多,對許多外來謀生的鄉親而言,最直接的受益是搭飛機票價7折的優惠,再來是老人年金、幼兒津貼、馬酒年節配售等;雖然很多福利必須是長住馬祖才能享受,但所有的福利均源自於縣政及產業發展的利多,因此人口的成長與否最終要視地方的願景。
因應日漸增長的人口,地方各項相對應的建設要設法滿足更多人需求,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現在南北竿兩大鄉島不管是買房還是租屋都不是很容易,土地取得困難是主要原因。政府的示範住宅政策要更加積極,近日立委陳雪生國會辦公室正在召集相關單位研擬修訂離島建設條例的可能性,未來希望有更多公有土地,降低示範住宅土地成本,讓年輕人有機會在相對便宜的前提下購屋。再者是公共服務的能量也要配合人口需求,如停車場規劃、公共管路普及、水電供給、醫療服務等等,只有不斷建設發展才能帶來願景,不論是軟體還是硬體。
長住馬祖是地方政府施政的核心目標,而人口的正成長是長住馬祖的第1步,不論是何種原因把戶籍遷來,都應對地方有所認同,憲法賦予人民遷徙的自由,而這樣的自由投射在選舉上可能對公共政策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力。人口成長是地方發展的指標之一,我們應善用這股力量挹注在地方建設之上,讓更多人因為喜歡馬祖而長住馬祖。
社論/讓人口增長成為地方持續發展的動力
- 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