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適合國情、順應民意 支持「國民法官」制

  • 2022-01-06

 連江地方法院從107年起已經連續4年舉辦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模擬法庭活動,由8位國民法官與連江地院正職法官共同審理模擬刑事案件。國內司法界認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國民法官」制,是融合陪審、參審優點,而且適合國情、順應民意,而且今年是最後一年模擬試辦,明年就要正式上路,鄉親應多關注相關訊息,因其審判的過程與結果,將對每位鄉親都可能產生影響。

 據了解,世界各國均隨國情需要而調整改善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實施國民參與審判制度的國家,大致區分為「參審制」或「陪審制」,但隨時代發展,各國會依國情需要而作程度不一的調整,並無所謂標準的參審制或陪審制。

 國民法官制已採納多項典型陪審制元素,融合參、陪審優點,並參考長期推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經驗,且依照多數民眾支持國民與法官合審合判的制度而來。由此可知,國民法官制已呼應主張陪審制之聲音,採納多項陪審制重要特色,並非傳統、典型的參審制。

 其次,國民法官制引進國民多元的常識良能,但不要求人民必須具備法律專業能力。並非所謂具有特定專業背景的專家參審制,而是引進一般國民正當法律感情的審判制度。其目的就是希望讓來自社會各階層、具有公正代表性的一般國民,本於其多元的常識良能及社會經驗參與刑事審判程序,以提升裁判之廣度與深度,增加判決結果之周延性及民眾對於司法的信賴。

 而且國民參與審判是透過國民與法官相互交流、彼此反思,形成符合民意兼具法律專業之判決結果。藉由國民的參與,法院於作成判斷之際,獲得與外界對話及反思的機會,效應可進而擴及至其他承辦案件。國民在審理的過程中,亦能理解無罪推定、證據裁判等刑事審判原理原則,增進對於法治之了解,及提升司法透明度。促進民眾理解的多樣設計,充分理解為理性判斷的基礎。

 由上可知,融合參審、陪審優點,截長補短的國民法官制,是開啟司法與社會的對話交流,使判決結果兼顧國民正當法律感情及法律專業意見,進而提升民眾對司法的瞭解及信賴的選擇,國人對國民法官新制有很高的期待。

 國民參與審判制度賦予縣民審判表決權,是司法民主化的表現,讓馬祖在地觀點進入法院,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改變。目前很多鄉親還是不太瞭解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建議相關單位能夠加強宣導,以後可以再增加舉辦場次,讓離島鄉親也能提早更深入認識國民參與審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