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07, 2012 05:55 文、圖/陳元春
我們是隨旅遊團去義大利深度遊,卡普里島(Capri Island)是其中的一個景點。本以為春寒料峭,尤其是去海島上,海風、海浪會更增添一些寒意,故而特多備至了衣帽。然而我們是幸運的。今年3月下旬的義大利鮮花盛開,春意盎然。卡普里島座落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像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熠熠生輝。
卡普里島座落在第勒尼安海(Tyrrhenian Sea),鄰近那布勒斯城(Naples)和索倫托鎮(Sorrento ),人口1萬5000左右。是義大利本國人和國外來的遊客都鍾情的旅遊勝地。每年春夏兩季,島上擠滿遊客:有一日遊,來放鬆散心的;有短期觀光,遊覽的;也有住上三、五個月,來度假避暑的。今年,新婚的年輕億萬富翁-臉書的創始人查克伯格和他的華裔新娘普莉西拉.陳度蜜月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卡普里島。
我們的大型旅行車只能停在索倫托的停車場,改乘當地的中型巴士駛向渡船碼頭。汽車向前行駛,不時看見索倫托沿街兩邊和住家後院的樹上都長滿了金燦燦,黃橙橙的大橘子,煞是好看和誘人。3月天盛產橘子,居然沒有人採摘?我們心裡充滿了疑問。導遊解釋說,這些橘子是苦澀的,只能用作工業原料。
本以為早春季節,遊客稀少。沒想到500人的輪渡船被裝得滿滿的,擁擠不堪。連甲板上都人滿為患,轉個身都要顯得躊躇不安。從索倫托搭渡船到卡普里島要開20分鐘。下了渡輪,在卡普里島的碼頭,我們直接搭上小船,先遊覽和探視卡普里島的周圍和外景。
一邊是一望無際的藍天大海,一邊是傲然屹立,山岩峭壁的卡普里島。陽光下,小船蕩漾在寧靜的海面上,貼近卡普里島山岩的下端,緩緩而進。在大海,山岩的環抱下,小船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更何況是在船上的我們。在海水的長期腐蝕和海浪的不斷衝擊下,海島附近形成了不少大大小小,稀奇古怪,奇形怪狀,色彩各異的溶洞和拱門,景色十分壯觀和奇特。其中最著名的,標誌性的是「藍色的岩洞」(The Blue Grotto)。1826年,德國的藝術家和作家奧伽斯特.庫皮斯奇(August Kopisch )和他的朋友歐斯特。佛冉斯特(Ernst Fries)在島上逗留居住期間,在當地一位漁民的指引下,遊覽探索了這個奇異的溶洞。洞裡的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晶亮剔透的寶藍光彩,異常罕見和珍奇。後來他寫了一本書「在卡普里島藍色溶洞的發現」。這本書出版後即刻風靡了法國、英國和德國。隨之而來的是無數的歐洲遊客湧向卡普里島。它成了歐洲的藝術家、作家、名人佳士鍾愛的度假勝地。「藍色的岩洞」也成了義大利卡普里島的標誌。
小船漸漸駛離島嶼,讓我們可以遠距離環顧,眺望卡普里島。島上山石陡峭,綠樹簇簇。星星點點,造型現代,色彩各異的漂亮別墅和旅館點綴在嶙峋的山間綠樹叢中。突然,有人叫喊叫起來「看前面!」在卡普里島的左前側,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突兀地巍然聳起幾塊淩厲陡峭的大岩柱和礁石,其中一塊大岩柱被海水衝擊腐蝕後,行成一個巨大的拱門,高傲地屹立在開闊的海平面上,獨樹一幟,非常雄偉壯觀,震撼人心。這就是著名的Faraglioni- 島上的自然奇觀之一。它和卡普里島組合在一起,創造了優美極致的風景。我們的小船緩緩地駛近大礁岩,開進大拱門。渺小的我們抬頭仰望和觀賞這巍峨的大拱門和附近頂天立海的宏偉大岩柱。崇高莊重,威嚴靜穆的景色讓我們深深地震撼和折服。大自然的造化太神奇,太偉大,太不可令人思議了。
跳下小船,我們登上當地開往山頂的小巴士,直上阿納卡普里(Anacapri )-島上最高的鎮。小巴士在陡峭的,狹窄的山崖上盤陀往上行駛,腳下的大海和碼頭上的房屋漸漸變得遙遠和細小。山崖邊壯麗的景色令人感歎和驚訝。下了汽車,我們沿著一條不很寬闊的小街往上走。沿街有不少商店,有些店提供免費的檸檬酒試嘗。綠色的橄欖樹,純美的葡萄酒,和周圍豔麗的鮮花,讓你感到了地中海一帶的魅力。小街的盡頭,在聖蜜雪兒別墅邊上,我們俯瞰、眺望大海和卡普里島大碼頭,那又是別有一番美景。自然景觀和人造的景物天衣無縫地合二而一,真是美輪美奐,恰似仙境,勝似仙境。難怪卡普里島是藝術家和作家創作的源泉,是名人雅士流連忘返的地方。
很多著名人士在島上都擁有自己的別墅。瑞典女皇維多利亞經常來到卡普里島休閒。聖蜜雪兒別墅是瑞典作家阿克塞爾.莫恩薩 (Axel Munthe )在19世紀末期建造的,融合了古羅馬建築中的圓形大石柱,拱頂的元素;克虜伯別墅是德國實業家弗里德里希.阿爾弗雷德.克虜伯(Friedrich Alfred Krupp)以自己的名字建造的。克虜伯極其有錢,除了在山岩上建造獨特的別墅,還建造了奧格斯特公共花園;另外,在藍天碧海映襯的山石上,有一幢紅房子顯得特別顯眼和矚目。 這就是柯茲歐.馬拉派特別墅(Curzio Malaparte)。馬拉派特是義大利的作家、記者、戲劇家,在他的遺囑裡,他希望促進義大利和中國的關係,這幢房子應該對來島上的中國藝術家開放參觀;在眾多歐洲作家的名字中,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居然在島上也有一幢自己的別墅。他的作品「海燕」曾是我們中學時的語文教材。他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曾伴隨我們度過求知的歲月。從1906年到1913年,高爾基居住島上期間,創作了好些作品。1908年,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來到卡普里島,高爾基還曾在自己的寓所招待過他。島上還有不少名人雅士的居所,都散落在山石峭壁上。
不少作家、畫家和音樂家在卡普里島逗留期間都得到靈感,創作出一些傑出的文學和藝術作品。美國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1870 年後期居住期間,畫出一幅著名的肖像畫「卡普里姑娘的頭像」; 法國著名印象派音樂家德彪西用卡普里島上一個小丘的名字作為他作品的標題「阿納卡普里丘陵的序幕」(Prelude Les collines d’Anacapri);英國作家薩默賽特.毛姆 (Somerset Maugham)的小說「蓮花食客」(the Lotus Eater )也以卡普里島作背景,小說描寫從波士頓到此地來度假的主人公因迷戀上卡普里島而決定放棄工作,在這兒度過他的餘生;英國作家康普頓.麥肯齊 (Compton Mackenzie)在島上住了七年。1927年,他出版的「修女火」 (VestalFire )一些章節也是以卡普里為背景的。1965年,法國歌手埃爾韋.維拉德( HerveVilard) 「卡普里已過去」歌的發表,立即在世界上引起轟動效應。以回憶的方式描寫卡普里作品就更多了,不勝枚舉。
卡普里廣場(La Piazzetta)是我們在島上的最後一站。我們在這裡參觀,瀏覽,自由活動和憩息。 很久以前,它只是一個魚市場。後來演變成一個享有聲譽的廣場。它是卡普里島社會活動的中心,人們在這裡休閒,社交,遊覽,欣賞美景,觀賞遊客。島上設施完善,時尚的酒吧設在令人驚歎的風景區,被周圍一些古羅馬的,現代的,歷史的建築渾然一體的環境簇擁懷抱著。在纜索鐵道旁有一座鐘樓,它是由聖斯蒂芬大教堂的敲鐘改建而成。現在成了卡普里廣場標誌性的象徵。在卡普里廣場的東南面是市政大廳。 這幢建築18世紀就已存在,曾經是主教宮殿,修復重建後成為公共設施。從市政大廳沿著一條小徑可以到達聖斯蒂芬大教堂,那裡還保留著最古老的宗教儀式。偏離廣場,順著島上因山勢而形成的蜿蜒街區閒逛,映入眼簾的是一條不寬闊,但整潔乾淨的街道。沿街的櫥窗布置得高雅而華貴,各種品牌店相聚為鄰,競相生輝展示出自己最襲人眼球的產品。島上公共交通方便,博物館,藝術館是遊客們鍾情的地方。當然,這裡少不了那些裝潢華麗的旅館和美食誘人的餐館。
遺憾的是,因為隨團旅遊,時間有限,我們不能一一拜訪那些著名作家,藝術家的居所, 不能隨心所欲追隨名人雅士的足跡去流覽勘探島上的美麗景色。惜別之時,戀戀不捨。卡普里島就像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你似乎剛剛撞見她,被她驚豔的美貌所震撼,被她的魅力所征服。並且一見鍾情,瘋狂地愛上了她,然而還沒等你回過神來,細細觀賞她,瞭解她,你卻面臨被迫馬上要離開她。再見了,卡普里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再一次見到你那美麗誘人的倩影。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熠熠生輝之島義大利卡普里
他山之石/熠熠生輝之島-義大利卡普里,人口1萬5000左右(附圖11張)--世界新聞網(
- 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