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9月中旬,台北市、新北市的房仲業已超過180家倒店、逾100家業者頂讓,家數之多超過SARS及金融海嘯期間。業者預估,今年雙北市房仲業倒店家數將逾200家(約一成)、頂讓家數也將突破120家,是往年的4到至5倍之多,房仲業將出現歷年最大倒店潮。倒因於去年6月奢侈稅開徵,今年8月又有實價登錄上路,房市交易量大受衝擊。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台房屋買賣移轉件數已萎縮至36萬件,房地產業者估計,今年將進一步萎縮至30萬件左右,其中更以雙北市量縮最為明顯,量縮幅度高達4至5成。業者表示,這波房仲倒店潮是歷年來最大一次,將影響雙北市約5,000至6,000人因此失業。
北台灣如此,離島的澎湖景況也好不到那裡去?
台灣除受國際景氣影響外,馬政府不但沒能提出有益於國內產業發展的政策外,一味的推出政策,為了所謂的公平、正義,在這時點上,是否整體能如政府希望的利大於害,很容易辨別出來!
澎湖,這樣的淺碟型市場的小島上,三年前公投失利之後,中央政府提出「低碳島」政策,想用這樣的方式,振興離島經濟,許多人不看好。用推廣電動機車、節能減碳、太陽能、風力發電,推廣綠能產業,節約用水,中水再利用等…並將2010年定為「節能減碳年」,由環保署執行「低碳城市推動方案」,案內規劃澎湖及金門打造為低碳示範島,綠島及小琉球為低碳觀光旅遊島。
「低碳島」之定義,國際上並未有一致性的通用規範,環保署配合當地的天然資源、水文地理、經濟發展狀況,提出台灣適切之低碳島定義提出「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綠色運輸」、「低碳建築」、「環境綠化」、「資源循環」、「低碳生活」等7大面向之具體執行措施。
三年過了,讓澎湖人看到,五年80億的計劃,經費沒有落實計劃編列,讓人民普遍知道的,就是補助電動機車、機場碼頭太陽能光電工程,其他並未有實際感受,許多人都感受到,地區發展單靠中央這一項計畫是不夠的,沒有巨額投資,不能增加就業機會,沒有重大公共設施建設,島嶼發展仍然緩慢,甚至停滯,交通、醫療、就業問題永遠也無法解決。
房地產業包含土地買賣、仲介業、營造相關工作機會與建材買賣等,到那裡都是火車頭產業,它完全與地區發展正相關,近三年來,地方與中央的施政方向緊密結合,如果再沒有魄力性的作為,很難想像,房地產相關產業能有發展?
澎湖目前尚未看到如台灣的房仲業倒閉潮,但是,並不代表未來不會,相關公部門人員,是否能未雨綢繆,給予島嶼地區發展做最大的可能而努力,島民引頸期待。
記者:莊光輝報導 / 2012-10-14 14:00:00
島嶼發展與房地產業興衰關聯密切--澎湖時報
- 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