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本報記者姜兆宇】
2012.11.27 02:33 am
中央財政困難,財政部長張盛和高呼「別放煙火燒錢」、「改看日出」;但張盛和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倘若連觀光重要據點都省錢,讓觀光商機變冷,恐將陷入經濟學理論上的「節約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
節約的矛盾是由上世紀英國總體經濟學者凱因斯提出。試想,景氣冷颼颼,倘若有餘錢,最理性的決策應該是存起來,為「過冬」做準備;但矛盾的是,如果沒有人願意消費,漸漸的,廠商被迫減產、裁員,甚至關門大吉,總體經濟恐陷入惡性循環。
一邊是花錢、一邊是省錢,政府該如何抉擇?計算國內生產毛額(GDP)時,政府的消費和投資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去年以來,政府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愈來愈弱,公共建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更是淪為負成長,而且幅度愈來愈大。
或許政府要喊冤,因為舉債已瀕臨上限,政府無法借更多的錢來刺激經濟成長;但此刻,全台廿二縣市,僅新北市、苗栗、嘉義、雲林、南投、澎湖、馬祖七縣市沒有規畫跨年晚會,財政部長應該問的是:其餘15個縣市是否精算過商機?
施放一次煙火恐花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如果難以評估實質成效,資源有限,政府的確應精打細算,少花些錢在無助經濟發展的「放火秀」;但若有觀光效益、可聚集人潮的「煙火秀」,除政府出錢,或許也應該引入民間投資,讓消費大餅做得更大。
地方政府叫窮,財政部長張盛和建議適度簡約,放煙火「不妥」,不如帶大家看日出。(記者黃義書/攝影)
【2012/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觀察站/財長高呼「別放煙火燒錢」、「改看日出」 說對一半,若省了錢、冷了商機…--聯合新聞網
-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