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也隔離!央行:消毒+隔離1個月--三立新聞網

  • 2020-03-27
 2020/03/25(三立新聞網報導)防堵新冠肺炎,不僅人要隔離,連鈔票也要隔離,就怕人手摸來摸去的鈔票變成新冠肺炎傳播溫床,央行透露鈔票防疫SOP,從民眾手上回籠的舊鈔,先要經過整鈔機檢選,再經過封包機,以150度高溫消毒,再關到金庫裡面隔離一個月。
 錢幣、紙鈔人手摸來摸去,根據德國研究,病毒可以在鈔票上存活5到10日,防疫時期人人自危。
 隔離期間,金庫變成鈔票隔離所,至少隔離一個月,但進到隔離所之前,從市面上回流的鈔券,第一關先經過整鈔中心。
 鈔票進到整鈔中心後,運鈔電梯裡,透過光水離子空氣淨化技術,抑制鈔票表面細菌病毒量,防疫期間,整鈔人員更透過酒精強化消毒。
 汙破損及舊版鈔券在通過高速鈔券整理機時,電腦檢知系統會依據設定參數,挑出不適合市面流通的鈔券,直接在整鈔機上進行銷毀。
 要價3000多萬元的大型整鈔機,只需1秒就能分辨堪用鈔票、不良品或偽鈔,1個小時就可以整理1億元的現鈔,回收的鈔券放進機器揀選分流,掉下來的就是可以繼續使用的鈔票。
 央行的自動封包機,溫度控制在150度。
 央行公布整鈔SOP,一張全新印製的紙鈔,從中央印製廠出爐後,平均要週轉22次,才會回到整鈔中心。
 各國央行為了防止病毒經過鈔票流竄,中國將鈔票消毒後隔離存放7至14天,韓國則是隔離2週才能流通,美國聯準會則要求來自亞洲的美元鈔票,要隔離7至10天後再交易,台灣超前佈署,鈔票的「隔離檢疫期」長達一個月,遠高於各國,未來如果疫情升高,甚至不排除再提高鈔票銷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