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章魚滅絕! 海洋物種愈禁愈少 賴峰偉責令重新研議-中央社

  • 2020-04-27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四面環海的澎湖縣,針對丁香、馬糞海膽及特有種章魚等海洋生物,明令制定禁漁期,但除了丁香外,其餘物種卻愈禁愈少;澎湖縣長賴峰偉指示農漁局研議增加澎湖特有種章魚量的可行性方案,防止章魚滅絕。
 根據澎湖縣政府公告,每年3月29日至4月12日為澎湖特有種章魚的禁漁期,但今年禁漁期結束後,漁民反映解禁後數量更少,不見章魚蹤跡,建議更改禁漁日期和調查減少原因。其實除了澎湖特有種章魚外,馬糞海膽也是如此,每年開放日就是大屠殺日,資源根本無法永續發展。
 農漁局表示,對於近年章魚資源量未能如預期逐漸復甦,農漁局與澎科大教授李孟芳合作,針對不同時期所採捕到的章魚進行解剖,評估產卵期是否有變化,發現禁漁期間雌性比例逐漸減少,顯示完成交配後即往深海裡游,所以此階段仍屬交配產卵高峰期,禁漁期的訂定尚可,但可再拉長禁採期間。
 另外,禁漁期實施多年未見資源增加,另一個原因是章魚最主要食物為光手滑面蟹(俗稱大狗),因漁民競相捕抓,以致章魚食物來源不足、能量不夠,影響章魚資源增生,農漁局表示,未來可考慮訂定光手滑面蟹禁捕期(每年2-5月),增加章魚食物來源。而早年「照海」活動盛行,加上颱風侵襲,破壞章魚棲息地,加上過度捕撈,繁衍能力低等因素,造成章魚量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