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幸福指數高 民眾享有公園綠地全國第3-中央社

  • 2020-05-06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澎湖縣長賴峰偉5日表示,實施10年的青青草原,今年將提升為青青社區,仿造日本箱根公園,鼓勵社區投入綠化工作,改造家園環境,增添城市文化藝術氣質。
 年降雨量小於蒸發量的澎湖群島,原本植樹不易,但在早期軍方造林及屏東林管處努力打下的基礎,加上林務公園管理所成功接棒,打造出澎湖縣民每人享有公園綠地14.85平方公尺,全國排名第3。
 澎湖縣林務公園管理所長邱宗儀表示,馬公、鎖港及通樑3個都市計畫區內,平均每人可享有14.85平方公尺的公園綠地,高於台北市文山區平均值10.98平方公尺。2002年展開的青青草園至今已完成1045處,總面積達122.7公頃,現在計畫升級為青青社區,以不髒、不亂、不破、不爛4不原則,加強公園、綠地及道路旁空間綠化廊道。
 一手催生澎湖青青草園的縣長賴峰偉表示,他過去8年任內完成426塊「青青草園」,拆除老舊宿舍改建公園,創造65公頃綠地,植樹百萬棵,綠覆率從6%提升至44%,尤其馬公國小前方郵電宿舍,歷經縣府團隊5年來,鍥而不捨溝通協調,終於完成2500平方公尺綠地,連同一旁中油加油站打造成小提琴手公園,設置小提琴公共藝術品。
 賴峰偉表示,203、204縣道沿線過去一年有許多髒亂點,經過環保局協調清除後,馬公往機場沿路綠美化改善很多,他期許未來環境綠化每個月完成1至2塊,由「青青草園」提升為「青青社區」,鼓勵社區投入綠化工作,改造家園環境,並仿造日本箱根公園,多設地景藝術品,增添城市文化藝術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