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新北市府推動八里纜車可行性評估,日前由觀光旅遊局會同軍方與區公所,探勘八里觀音山上國軍代號「重慶四號」的赤土崎軍事坑道,研究將來纜車從八里渡船頭直上觀音山,廢棄坑道翻轉為觀光亮點的可能性。國防部軍備局證實,軍方原始終堅持屬「平封戰啟」的重慶四號坑道,刻由陸軍評估文資保存規定,拆除地上營舍後,將解除戰備用途釋出。
位於八里觀音山「重慶四號」坑道,東起八里渡船頭米倉崎,西至大崁村第二公墓,呈網狀分佈;全長約5公里餘,1940年代由日本陸軍第66師團興建;1973年陸軍工兵以「重慶四號」工程為名,強化構築各類槍、砲堡與指揮所。坑道設施包括有地下指揮所、通信所、彈藥庫、急救站、寢室、浴室、廚房、廁所、機槍堡、重機槍和重砲陣地。曾由海軍陸戰隊加強連約百餘人駐軍,2001年撤軍;其戰術功能為岸置火力嵌制淡水河口內第一擊陣地,同時嵌制戰時林口海岸進入台北市台二線要道。
位於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轄內的八里赤土崎軍事坑道,在新北市前身的台北縣時代,民國96年就由八里鄉公所投入700萬元進行營區坑道再利用工程,完成約600公尺主坑道通風設施、地下作戰中心與坑道口營舍的維修。在渡船頭入口有坑道入口,可沿路一路走上觀音山裡的地下作戰指揮所,接入已整建好的600公尺主坑道,抵達半山腰上可群覽淡水河出海口的砲陣地,全程約一個小時。
但發展坑道觀光的構想,因出入口位處墓地,且坑道營地入口道路與周邊部分土地因屬民地,觀光開發無疾而終,鄉公所無力再請保全看守,將營區交還陸軍關渡指揮部。軍方接收初期,強調坑道仍有戰備用途,屬「平封戰啟」設施。
對新北市重新評估坑道觀光價值,六軍團表示,赤土崎坑道已於108年12月6日核定辦理釋出作業。待軍備局核撥經費委六軍團完成地上房建物拆除後,將帳籍移轉至軍備局納管,土地運用權責亦歸軍備局。軍備局則表示,赤土崎軍事坑道刻由陸軍評估文資保存規定後,擬拆除地上營舍,解除戰備用途後釋出,但目前全案正由陸軍評估中。
觀光亮點 軍備局擬釋出觀音山重慶四號坑道-聯合新聞網
- 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