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軌條砦 消失中的戰地史蹟-中時

  • 2020-08-26
 【本報訊】根據中時報導,金門海岸反登陸「軌條砦」是最特殊的軍事地景,但在潮水沖刷和歲月更迭下,面臨自然與人為破壞難題,昔日戍守前線的老兵憂心會逐漸消失。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建議縣府從申請文化資產下手,擬訂適當修復和保育工法,來維護珍貴戰地觀光資源。
 大、小金門島和大、二膽等離島海岸,遍布反登陸的軌條砦,昔日發揮遏阻對岸共軍登陸的軍事作用,兩岸關係緩和後蛻變為觀光資源,吸引遊客駐足留影,夕陽餘暉下尤其美不勝收。
 但隨著縣府連年舉辦老兵重返英雄島活動,昔日戍守海防據點的老戰士發現軌條砦稀落零散,東倒西歪且鋼筋裸露,有些還消失一大截,與記憶中的景觀落差很大。
 一群金門老兵表示,軍事景觀是金門最有特色的觀光資產,但解嚴後碉堡、崗哨和精神標語一座座被拆毀,當年到處可見的反空降椿、雷區也逐漸消失,如今連軌條砦也有步上後塵的疑慮,希望縣府和金管處重視保育工作,否則除了古厝、古蹟外,不知金門要拿甚麼給遊客看?
 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常務理事蔡添丁指出,縣府過去為辦理海上活動,曾移除后湖、歐厝、雙口等地的軌條砦,後來又有大陸漁民越界偷竊,建議縣府從申請文化資產類中的「文化景觀」下手,針對嚨口、安岐、古寧頭一帶最密集的軌條砦群,擬訂適當修復工法,進行長期性的維護。
 金管處也表示,軌條砦、雷區、反空降樁和據點玻璃刀山、阻絕植物群,組成金門島軍事防護網,該處基於尊重歷史和保育景觀資源,在園區範圍內原地保留外,也特別在迎賓館內展示相關防禦設施,希望讓遊客對金門「戰地」有更完整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