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9(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蘭嶼出現外來種「黃狂蟻」的蹤跡,由於黃狂蟻素有「陸蟹殺手」之稱,讓當地居民擔心島上陸蟹及其生態系統恐面臨浩劫。台東縣農業處表示,尚未接獲通報,會和相關單位前往蘭嶼調查,必要時進行防治。
近日有蘭嶼人發現僅剩空殼的死亡陸蟹,還有為數不少的螞蟻在殼內啃食蟹肉,甚至還有其他昆蟲被支解,由於居民從未看過螞蟻攻擊陸蟹,懷疑是外來種入侵。
「學校發現螞蟻蹤跡,請教專家才知道是黃狂蟻。」蘭嶼高中老師陳淑貞說,陸蟹是蘭嶼重要食材之一,一旦黃狂蟻在島上擴大繁殖,恐會造成生態浩劫。
俗稱黃狂蟻、黃瘋蟻的「長足捷蟻」,源自於非洲。彰師大生物系教授林宗岐說,長足捷蟻進入台灣已超過百年,以墾丁、高美濕地族群數量最大,近年花蓮也發現族群,研判可能是隨客輪上的物品飄洋過海到蘭嶼,日前學生初步調查,島上有些部落已有大量族群出現。
他說,黃狂蟻屬於遷移性蟻類,且可有好幾隻蟻后,一個族群最少上千隻,多則上億隻。黃狂蟻並非專吃陸蟹,而是陸蟹移動時,闖入黃狂蟻出沒地,遭受攻擊,黃狂蟻會利用蟻酸弄瞎陸蟹眼睛後,導致陸蟹無法進食死亡,再被黃狂蟻啃食。
林宗岐說,黃狂蟻對人體不會有太大傷害,也不會破壞農作物,但族群增加會影響生態,墾丁陸蟹生態一度遭黃狂蟻破壞,相關單位應正視。建議除了移除蟻巢外,也可使用人工誘引盒,能捕獲蟻后及滿巢黃狂蟻,簡便且不傷害環境;另一方法是使用低傷害的藥劑噴灑。
黃狂蟻入侵蘭嶼 陸蟹生態面臨危機--聯合新聞網
-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