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抽砂船越界馬祖破壞生態 監委立案調查--中央社

  • 2021-06-09
連江縣政府5月19日首次以視訊會議向監委陳情,祕書長張龍德代表反映大陸在莒光外海近年來上百艘船隻抽砂作業,造成海底環境生態破壞。(圖:連江縣政府)

連江縣政府5月19日首次以視訊會議向監委陳情,祕書長張龍德代表反映大陸在莒光外海近年來上百艘船隻抽砂作業,造成海底環境生態破壞。(圖:連江縣政府)

 2021-06-08(中央社 / 台北8日電)監委田秋堇、蔡崇義說,中國大陸抽砂船長期越界盜抽馬祖海域海砂,破壞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海床地形變異,且涉及國土流失及島嶼環境保護議題,已立案調查。
 監察院8日下午透過新聞稿表示,5月19日上午10時首次以視訊會議方式接受連江縣政府陳情,縣府祕書長張龍德說,中國大陸將馬祖莒光島外海12浬內,劃設為鼓勵抽砂區,近年來每天有上百艘中國船隻,在該區域進行抽砂作業,更有多艘4000噸以上的抽砂船越區進入南竿海域抽砂,造成沙灘流失、海底環境生態破壞。
 連江縣政府陳情指出,海巡署雖曾扣押數艘抽砂船、逮捕若干船員,但中國抽砂船利用法令規定未盡之處,逃避海巡署緝捕,導致問題遲遲未能解決。
 田秋堇、蔡崇義表示,目前主管機關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受限於國防部民國93年6月15日修正生效的「台灣、澎湖、東沙、金門、東碇、烏坵、馬祖、東引、亮島、南沙」地區限制、禁止水域範圍及事項,只能針對6000公尺範圍內的越界船隻,進行驅離或取締逮捕,無法有效遏止大肆違法抽砂行為。
 監委田秋堇、蔡崇義說,究竟海巡署對馬祖海域執法情形為何、中國大陸船隻越界抽砂對國土、島嶼環境產生什麼影響、目前採取措施為何、執行成效及有無改進作為、相關法令規範有無不周等疑義,因涉及國土流失及島嶼環境保護議題,有詳加全面調查瞭解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