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外島轉型 有利兩岸和平--旺報

  • 2013-03-06
2013-03-06 02:22 文/姚中原(作者為中華經略國防協會戰略顧問)
媒體報導,位於廈門港外,素有「前線中的前線」與「離島中的離島」之譽的大膽群島,國防部與金門縣政府已達成共識,將在3年內完成「撤軍」並交由縣政府接管,作為開放觀光的目標。上述離島或外島的「轉型」工程,除了可為台灣帶來「國際觀光」重大經濟效益外,其實更有促進兩岸永久和平的戰略意義。
消除軍事對峙重要指標
當前外島駐軍地區,包含金門(大、小金門;大、二膽;烏坵等12個大小島嶼)、馬祖(南、北竿;東、西莒;東、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東沙與南沙太平島等主要島嶼。而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愈是緊密,其實愈有利於上述金門、馬祖地區的經濟發展,甚至將其全面轉型並開闢為「軍事觀光地區」。換言之,此次馬政府決定將總面積不到1.5平方公里,且僅有百餘名國軍弟兄駐守的金門大、二膽島開放觀光,不只是項前瞻性的政治戰略作為,更有助於未來消除兩岸長期軍事對峙的重要指標意義。
重新規畫金馬戰略方向
過去我國軍因「反攻大陸」重責在身,必須採取「攻勢作戰」,因此金馬外島就成為反攻的「跳板」,且在「防禦任務」重於「預警任務」戰略指導下,必須長期布置重兵。然而,數十年來,台灣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轉變結果,如今我國軍已改採「戰略守勢」,而金馬地區亦調整為台澎防衛作戰的「前哨」,故在「預警任務」重於「防禦任務」的原則下。未來政府其實不必再花費巨大國防經費於金門與馬祖地區的駐軍上,而應隨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趨勢,並依「節約與集中」戰爭原則,只需保留極少量兵力(或改由海巡官兵)駐守於外離島,另全力發展並建設台灣本島,才是國家正確的大戰略方向。
因為自從2008年起,當馬政府全面開放「小三通」,使金門、馬祖成為兩岸交流的重點地區,並讓過去此「殺戮戰場」轉化為「戰地公園」時,金門、馬祖地區是否仍須維持「重兵政策」,就是一個值得台灣各界思考的重要議題。因為當兩岸關係愈是持續和平發展,將來雙方戰爭的機會就幾乎不會發生。未來不論是將金門、馬祖地區,大幅裁軍或全面撤軍,並將其規畫為「軍事緩衝區」、「非軍事區」或徹底轉型為「國際觀光旅遊聖地」,都是值得研究的戰略方向。因為如此作法,不只能讓金馬外島整個地區走向「國際化」,並可向國際社會宣示台灣是有追求長久「台海安全」與「兩岸和平」的強烈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