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兩馬同春鬧元宵」 馬尾燈區11日晚間亮燈--東南網

  • 2014-02-12

 2014-02-11 【通訊員王彥、阮彬彬】高聳的摩天輪,七彩的五線音符,惟妙惟肖的花蝶翩翩起舞,繁星點點的銀河長廊在等待著人們穿梭遊覽……2月11日,在福州東江濱公園,無數花燈亮麗炫目,花海、人海相映成輝,馬尾和馬祖再次攜手舉辦第十二屆“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共慶傳統佳節,為市民送上絢麗多彩的元宵“盛宴”。
 江濱燈耀不夜天.節儉風裡鬧元宵
 2014年元宵節是“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的第12個年頭。相比往年,今年的“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減少了晚會、民俗踩街等項目,以自由開放的燈會為主要內容,在節儉的前提下,為遊客營造熱鬧喜慶的元宵節日氛圍。
 2月11日晚間19:00福州東江濱公園舉行“兩馬同春鬧元宵”大型燈會亮燈儀式,近6萬市民走上街頭,提前感受元宵節日氣息。此次兩馬元宵燈會首次在風景優美的福州東江濱公園舉辦。本屆燈會以“情牽兩馬、夢圓兩岸”為主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燈會風格,以一系列具有藝術特色、民俗風情的彩燈與布展環境互相映襯、相得益彰,達到燈組與周邊景觀融為一體,觀賞與遊樂有機結合。
 據馬尾區文體局有關負責人透露,燈會所用花燈均採用傳統彩燈工藝結合現代新材料的製作方式,配合沿街場地及綠化景觀,在風景優美的東江濱公園佈置了千米燈廊,因地制宜設置大型燈組40餘個,每個燈組各具風格,形態各異,主題突出,氣勢恢宏。共分為5個主題:“萬馬奔騰”、“潮湧馬江”、“船政之光”、“民俗風情”、“夢想綻放”。每個燈組製作較往年更加精美、更加大型,與周圍環境也更為融合。表現形式凸顯“形、色、聲、光、動”和“新、奇、巧、精”的獨特藝術魅力,大幅的春字、年畫人物等春節元素更融入其中,構成了一幅“馬”年味十足的立體畫卷。
 相比去年,今年的“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努力將其辦成“綠色、低碳、環保、節儉”的文化盛宴,在元宵之際掛起了一股“簡樸風”。東江濱燈會主要區域之外,馬尾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去年元宵燈會使用過的大型花燈被重新設計再次利用。有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兩旁諸多大型裝飾燈組都來源於往年燈會,他們被重新“裝扮”後登陸各大街道,為今年元宵活動節省了開支。儘管是已“登場”過的造型,在重新設計後也有了“新容貌”,依然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前來拍照留念的群眾絡繹不絕。
 兩馬牽手度佳節.互贈花燈譜情誼
 1月28日,今年“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馬尾區贈送的1029盞規格多樣的花燈已在黃岐碼頭裝船送往馬祖。
 中共馬尾區委宣傳部部長王蘇閩表示:“與往年不同,今年1029盞花燈全部由馬尾區獨立製作,包括馬年特製花燈、馬祖女神燈、新春喜慶燈、新春賀歲燈等題材,在款式上別出新穎,給馬祖同胞帶來了全新的花燈視覺盛宴。”
 此外,兩馬交流團今年也按時“赴約”。11日晚間,由馬祖遊客組成的120人(註:正確數字)旅遊團11日下午即抵達訪馬尾參加“兩馬同春鬧元宵”。12日,由馬尾區和福州市文新局也將組織福州閩劇院、福州市歌舞劇院舞蹈團等表演隊伍共49人,從馬尾港出發,參加馬祖慶元宵活動,演出十番伬《秦樓月》、民俗舞蹈表演《煙雨坊巷》等福州傳統劇目,與馬祖鄉親共度佳節,共敘鄉情。
 據了解,2001年的1月28日,馬尾、馬祖在福州簽訂《兩馬協議》,阻隔兩岸52年的堅冰終於開始融化。2003年元宵節,馬尾、馬祖鄉親自發互送花燈,並在馬尾羅星塔公園集中展示,為首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發端,從此兩馬交流有了新的平台。此後,“兩馬”經濟文化、人員交往日益頻繁,“馬尾馬祖元宵節俗”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了“兩馬”交流的重要品牌。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全面實施,以及2012年馬尾“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正式掛牌,讓“兩馬”交流合作站在了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