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鑑於國內貧窮問題日益嚴重,立委陳文茜、吳成典、曹原彰等建議政府修正社會救助法部份條文提高貧窮線,仿照美國將貧窮人口拉高到百分之十二至十七之間,讓離島等偏遠地區的低收入人口成為貧窮人口數,如此金門馬祖人口就可以多獲政府資源,補助和救助金也會更多。 鑑於國內貧窮問題日益嚴重,而我國貧窮人數只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零點七六,以先進國家美國為例,約維持在百分之十二至十七之間,以九十二年度公佈的貧窮線標準來看,台北市為新台幣一萬三千三百一十三元,高雄市為九千七百一十二元,台灣省為八千四百二十六元,金門縣及連江縣為六千元。因此,立委陳文茜和金門馬祖立委吳成典、曹原彰建議政府,應仿照美國將貧窮人口拉高到百分之十二至十七之間。 陳文茜指出,她要修社會救助法部份修正條文草案|提高貧窮線,目的是想把離島等偏遠地區的低收入人口多拉進來,成為貧窮人口數,如果這樣,未來金馬人口就可以多獲政府資源,補助和救助金會更多。 曹原彰也指出,台灣失業率屢創新高,九十一年失業率達百分之五點一七,在此情況下,生活消費指數卻仍居高不下,導致許多民眾在所得減少但卻無法減緩所應支付的必要費用,生活陷入困境,已符合實質貧窮現況,卻得不到應有的社會救濟。在於社會救助法所訂的法定貧窮線標準是採消費支出作為衡量標準,但消費支出易受經濟緊縮的影響,以目前台灣經濟呈現衰退,民眾降低消費,導致消費支出增幅趨緩,因此,如果再採原有的消費支出水準比例作為最低生活費用標準,已不合時宜。 吳成典認為,如果再從貧窮人口總數來看,台灣地區在九十一年時,低於政府所訂定貧窮線以下的人數,僅有十七萬一千二百一十六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零點七六。但以西方工業國家為例,儘管政治體系與經濟環境有所不同,但定義中的貧窮人口仍然維持在百分之十至十五左右,從而達到積極的社會扶助功能。換言之,對離島及弱勢最為有利,此提案他將動員立委同仁支持。我國低於貧窮線的人口僅十七萬一千二百一十六人,但失業人口卻為五十一萬七千萬人,其間的差距高達三十五萬人,而這三十五萬的失業人口及其家庭是否得到好的社會福利照顧,令人質疑,因此貧窮線訂定不能過於嚴苛,否則這些人將無法得到基本的社會安全保障。
陳文茜等立委建議提高貧窮線增加對離島補助
- 200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