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將朝北路廊規劃 9月底完成規劃書

  • 2003-07-04
金門大橋將朝北路廊規劃 9月底完成規劃書(中央社) 金門大橋興建工程諮詢委員會今天召開首次會議,針對建橋關鍵的路線選擇,與會委員一致傾向湖下至后頭的北路廊,代辦建橋的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也將朝北路廊規劃,預定提早在今年九月底完成規劃書,報請行政院核定,目標是趕在明年總統大選前動工,希望不再成為﹁選舉浮橋﹂。 建橋工程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下午在金門縣政府召,由縣長兼主任委員李炷烽主持,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國工局局長鄭文隆及諮詢委員聽取負責規劃的中華顧問工程司簡報,並就路廊選擇交換意見。 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工程,自八十二年十二月納入離島交通改善整體計劃以來,已經耗掉將近十年時間,每逢選舉被當作話題,民眾譏評為﹁選舉浮橋﹂,選舉到了浮出來,選完又沉下去。 不過,李炷烽指出,興建金門大橋為陳水扁總統競選政見,中央與地方已有共識,交通部並核定由國工局代辦工程,建橋工程諮詢委員會會議的召開,象徵邁入實質建設一大步,不致又成﹁選舉浮橋﹂。 金門大橋路線有南、北路廊之爭,其中,北路廊是大金門湖下至小金門后頭,全長五點四公里,南路廊為大金門水頭碼頭至小金門九宮碼頭,全長三點三公里,由於路線未定案,被認為是大橋工程一拖再拖的因素之一,中華顧問工程司正在評比中。 會中,建橋諮詢委員台灣大學工學院院長楊永斌、台灣省結構公會理事長蔡榮根就專業技術層面分析,一致認為北路廊較可行,蔡榮根說,南路廊距離雖短,但橋墩施工困難,約海面下八層樓、海面上十五層樓高,為世界級難做的橋墩,不見得經費比北路廊便宜。 包括立法委員吳成典、林朝文技師、烈嶼鄉長林金量、縣議員等諮詢委員都一致贊成北路廊,縣府財政局長林德恭表示,南路廊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景森提出,著眼點為經費較節省,因此,選擇北路廊在經費上應有更明確的說服力。 關於建橋動工時間,省府秘書長翁明志指出,金門大橋最好是在總統大選前動工,以免選完又沉下去;李炷烽表示,以登記為總統候選人之前動工更好,目標暫定在明年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 針對地方意見,國工局長鄭文隆表示,有關路廊原則上朝北路廊規劃,中華顧問工程司規劃原計劃在今年十月底完成,提前在九月底完成規劃書、興建計劃書,十月即送中央評估,期待及早進入施工階段,讓陳總統的支票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