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為全球營運總部關鍵在兩岸是否直航

  • 2003-07-04
  (中央社)台北市長馬英九和政大教授賴士葆今天在一項論壇中都指出,台灣是否能成為全球營運總部關鍵,在於兩岸是否能直航。賴士葆更強調,全球運籌中心供應鍵價值約有 2兆美元,台灣若能佔1%,每年就有 200億美元生意可做。   馬英九今天下午在一項名為「台北如何成為全球企業營運總部」產業高峰論壇會中表示,針對台北如何成為「全球企業營運總部」,這個目標現階段稍遠了點,台北市目前希望能積極發展成為「全球大企業亞太營運總部」。  他說,台灣在這方面是有些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地理優勢,這不是吹牛,台灣確是位於東亞中心,至東亞其他城市飛行都不超過 4小時,東亞沒有其他城市有此優勢,漢城、東京偏北,馬來西亞和香港又偏南。聯邦快遞選定台北為傳送 hub(樞紐)不是沒有道理,過去飛利浦曾考慮以台灣為員工訓練中心或轉運中心,但因未能直航或政策因素而改變計畫,換句話說,台北有潛力自地理優勢獲利更多,但並未發揮。一旦兩岸能夠直航,台北至上海只要80分鐘,可當天往返,營運總部設在台北機會大增。  此外,台北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科技城市,工業基礎發達,廠商聚集,人力資源雄厚,也有中研院等許多傑出研究機構,且除那斯達克之外,台北是最發達的資本市場。  馬英九強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決定台灣是否能成為 gateway(門戶)的關鍵,尤其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瞭解超過許多國家,具有語言和文化等優勢。  賴士葆也指出,估計全球運籌中心供應鍵價值約有2兆美元,台灣若能佔1%,就有200億美元生意可做,但台灣企圖心不僅於此,應可達 10%,就有2000億美元。  賴士葆也表示,包括新加坡和香港都有意成為運籌中心,台灣有何優勢?其實中國大陸將成為21世紀最後一大經濟體的事實不能忽略,而台北要發展成為營運中心,兩岸直航不能逃避,台灣才有可能成為台商或華人的營運中心總部。台北市是有競爭力,也努力朝這個目標邁進,但就是差臨門一腳,就是兩岸直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