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岸市場逐步的開發,許多臺灣雜誌業者也多摩拳擦掌,看好到大陸發展可能性,但到大陸發展多年,先前是北京BNI世界商訊平面媒體集團總經理,現在是SMARTCAR社長的彭啟翔提醒業者,到大陸應以策略性投資觀點進行策略性曝光發行,培養人脈,才能使雜誌發行在當地受歡迎。 近幾年來大陸「紙媒體」的發行通路正在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面對看起來潛力無窮、商機無限的大陸十三億讀者市場,臺灣深具優勢的雜誌出版業者如何在關鍵時刻,善用臺灣優勢,結合大陸發行通路特性,掌握市場先機是業者當務之急。 臺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昨日下午特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演講廳舉辦「大陸市場經略研討」系列二k「善用大陸通路,發揮臺灣優勢精英論壇」,由曾在大陸經營雜誌,了解通路的彭啟翔、儂儂國際媒體集團總經理葉君超主講分享經驗,並提供建議。 彭啟翔指出,大陸圖書雜誌的通路包括一級批發如新華書店、郵局等、其他如「二渠道」則散布全大陸,臺灣雜誌如要進大陸,「二渠道」是可以利用的通路,但要經營人脈的培養;而一些零售點如報亭等也是可以多利用的銷售點。 葉君超提醒,大陸點多,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將雜誌鋪貨到所有的點,尤其大陸最近調查讀者閱讀率,北京占百分之六十三、上海占百分之六十四、廣州占百分之六十,其他都是百分之四十多,且城鄉差距很大,因此策略性的發行,選擇適當的點都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另外,對臺灣的業者來說,到大陸之前要進行思維的調整,除此之外,葉君超也提到,大陸印刷成本比臺灣高、發行費用也比臺灣高,但折扣在五十到六十五間,這些都是業者需要評估的因素。
雜誌前進大陸加溫
- 200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