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種子上太空?農委會:非種原試驗待商榷

  • 2003-10-16
  (中央社)兩岸交流在外太空?媒體報導,大陸今天發射「神舟五號」太空船,帶了台灣蔬果種子上外太空實驗。行政院農委會主委李金龍指出,台灣政府部門的學術單位完全沒有參與這項計畫。主管官員懷疑,這是隨意取得的種子不是真正的種原,試驗成果與學術價值有待商榷,甚至只是噱頭。   農委會主任秘書陳世賢說,根據媒體報導,大陸神舟五號太空船攜帶了台灣紅柿、青椒等種子。其實,一般果農都知道,紅柿是採取嫁接方式栽種,沒有人用種子。青椒,一般市面上買來做菜的,大多屬於雜交 F1品種,即使拿這種子來栽種,所得果實與原來的也完全不同。  陳世賢表示,農委會所屬的學術單位對於種原流向是有規範的,根據「台灣地區學術性農林作物種子與種苗輸出管理辦法」,學術性農林作物種子、種苗輸出,應由學術機關提出申請,或由農委會農業、林業試驗所逕行辦理。  這項辦法並規定,蘆筍、甘蔗、茶的種子與種苗、食用菌種、尚未定名的品種等,及命名推廣未達五年的果樹新品種,以不輸出為原則,若要輸出,須主管機關專案核准。  海峽兩岸服務中心榮譽主任馮滬祥指出,透過中華教授學會與各大學農學院聯繫,提供了五百公克、三十六種種子由大陸神舟五號送到外太空,進行變育種實驗。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金門縣長李柱峰提供金門「一條根」種子、馬祖立委曹原彰提供馬祖紅花石蒜種子,另外還有台灣本島的稻米、紅柿、青椒等。  陳世賢說,外太空變育種試驗,二十多年前美國曾經作過,但目前先進國家已不時興這套作法,變育種試驗在地球上實驗室模仿相似環境條件,也都可以作。  面對記者詢問,大陸這項試驗只是噱頭?陳世賢未否認這項可能性。  對於民間團體或私人將台灣種苗流出,陳世賢說,有價值的種原是不能隨意出國的,但一般食用農作物,各國本來就自由貿易流通,沒有管制。  今天上午立法院經濟及能源委員會中,國民黨籍立委章仁香也提出質詢,關切台灣種子上神舟五號。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回答,台灣政府部門的學術單位完全沒有參與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