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禽流感疫情在東南亞有蔓延趨勢,而狂牛症的陰影尚未遠離,豬隻口蹄疫令人記憶猶新,肉食的隱憂騷動下,素食跨越以往淨口持戒的門檻,儼然成為一股環保、護生、健康的新風潮;「心素食儀」有益健康,醫學研究可佐證。
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從以往只求吃得飽進而開始講究「吃得好」,甚至要「吃得健康」、「吃得環保」。
想要吃得健康,食物的選擇當然要注意,但烹飪的方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一般說來,太多的人工精製品、調味料,以及高溫的燒、烤、煎、炸、蒸、滷,不僅讓食品失去了原有的甘美甜味,也破壞了新鮮食品中所含的維他命、蛋白質,都有損食物的營養價值與人體健康。
食用油 最好多種輪流用
在使用食用油部分,最好能以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苦茶油、麻油等油品輪流用,因不同的食用油含不同的脂肪酸及營養素;唯沙拉油不適合高溫油炸,較適合油炸的是橄欖油。當然,能少用油是最好,動物油則建議不用。
素食的烹飪,講求清淡、簡單,一切從簡,忠於原色、原味,沒有太多的調味料,選擇自然而不加人工添加物的食物,只添加少許調味、適度的烹飪,不僅香甜可口,食用時會帶給人們一份平靜自在與喜悅的感覺,這才不失素食的本意。
綜合近年來科學研究結果,素食含有足夠的蛋白質,並含有較高的纖維質、抗氧劑,以及較高的鉀、鎂等礦物質、較低的飽和脂肪,不僅可以供給足夠的營養、預防疾病、延長壽命,還可大幅降低心臟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
捍衛健康的「心素食儀」運動
- 200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