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全民健保的安全準備金只夠用到年底,明年初保險費率若不調漲,健保就將出現赤字;衛生署表示,調整費率並非解決財務問題的唯一方法,只要社會有共識,同意減少部分醫療給付,民眾就不必增加保費負擔。
官員指出,前任署長李明亮前年9月突然宣布調高費率,引起外界譁然,風波至今未歇;所以,現任署長陳建仁一再強調,此次處理健保財務問題,一定要與各界多溝通,聽取大家的意見,以獲得共識,衛生署不會逕自做決定。
官員強調,解決健保入不敷出的財務困境,除了提高保費「開源」外,「節流」減少支出也是選擇之一;在目前的保費水準下,要維持幾乎無所不包,且不斷增加新藥、新科技給付的健保,已不可能,民眾應選擇「要牛肉麵或陽春麵」的健保。
據了解,衛生署已委託學者研究醫療給付的優先順序,也就是,當資源有限時,那些醫療服務應優先納入,那些不妨排除、改由民眾自費,研究報告預計今年6月出爐,屆時應可提供外界討論,那些項目不給付可獲社會共識。
此外,「節流」的另一方法是節省成本,外界一再質疑醫療運作的成本不夠透明,對醫界老是叫窮,根本不信;所以衛生署也擬要求醫療院所公開成本,供大眾檢驗,若確定並無不當獲利,如此未來要調整費率,民眾也較不致有阻力。
衛生署計畫在總統大選後,政治干擾較少時,著手處理健保財務危機,由於部分措施(如減少給付內容),事涉民眾權利義務,可能必須修法才能執行,所以須預留立法審議的時間,以趕在明年初健保財務出現破洞時補救。
衛署:減少給付項目 保費不漲
- 200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