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走私蔬菜打擊台產及本地菜價

  • 2004-03-09
 (金門日報記者莊煥寧/金城報導)
走私大陸蔬菜充斥市場,嚴重打擊到合法管道進口的菜價,傷害到本地菜農的種菜的苦心,蔬菜商建議政府應加強防堵走私作為,開放進口大陸蔬菜政策應朝向免關稅、手續簡化方向改進,檢疫單位則應加強市場蔬菜的檢疫與取締,為民眾健康把關。

走私農產品嚴重衝擊地區的產業發展,近來地區許多由台進口蔬菜及本土蔬菜的業者在面對走私大陸蔬菜的低價競爭下,苦不堪言,直嘆市場凋零、生意難做!

據一位從事蔬菜零售多年的李姓蔬菜商指出,現今市場上許多大陸蔬菜佔有率保守估計超過六成,項目包括青椒、蕃茄、花菜、四季豆、豌豆、冬筍、蒜頭等都有,而真正由台灣進口或本地菜農種植的蔬菜不會超過四成,有許多蔬菜零售業,是以台產的蔬菜加上本地產、大陸走私的蔬菜魚目混珠,抓住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而生意好得很,但這種劣幣驅良幣的作法,卻嚴重擾亂合法經營的市場秩序。

據蔬果商業同業公會透露,金門由台進口零售蔬菜商,有金宏源、生發、承廉、盛豐、德泰、濤石、和美等不到十家,這幾家蔬菜都是由台灣直接空運或海運運抵金門。

大陸走私的蔬菜未經檢疫,大陸許多地方仍使用在台灣已經禁止使用的農藥,蔬菜來源與農藥殘留令人擔憂,蔬菜商也提醒消費者必須用心判斷,否則買到大陸蔬菜吃出問題,可是貪小賠大。由台合法進口蔬菜的蔬菜商更建議岸巡單位應嚴以把關,遏堵走私大陸蔬果闖關,以免擾亂市場菜價,而檢疫單位亦應不定期抽查市場的蔬菜,除了公布結果,更要加以取締,如此才能保障合法進口菜商及本地菜農的權益,並可避免危急民眾健康。

一位曾經合法自大陸進口蔬菜的李姓菜商指出,由大陸進口蔬菜的通關手續,除了在大陸經過檢疫通關裝船運抵料羅碼頭後,仍必須進艙存放、分類、檢疫,再報關領貨,一般作業從貨到我方碼頭到領貨回去販售,大概要三天的時間,不僅曠日廢時,也無法在菜價最有利的時機上市賣出,而加上關稅等費用,成本約增加百分之二十,在市場競爭力大減,與市場走私的大陸菜的價格更是沒得比,因此他在進口了一批菜後,就緊急喊停,以免血本無歸。

他指出,大陸通關出口的的蔬菜,檢疫從產地至通關,層層把關,制度相當嚴格,進口的蔬菜都能通過我方檢疫單位,他建議未來政府海關單位應簡化通關手續,免關稅,才能讓市場中走私的大陸蔬果在無利潤、冒風險的多層考量下而自然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