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記者孟祥傑/台北報導】
教育部國語會昨晚決議,九十三學年度起統一鄉土語言教材閩南語用字標準,並在今年五月先上網公布三百個最常用的統一閩南語用字,最快八月前,公布兩千個閩南語字彙。
國語會昨天還建議小一應學會五百個閩南語用字,至小三時,要學會一千個閩南語用字,並可讓國小一年級先學羅馬拼音半年,再搭配統一用字增強學習效果,教育部長黃榮村強調,小學生究竟該學多少閩南語用字,還將經部務會議討論,但教育部不會接受國語會國小一年級就開始教羅馬拼音建議。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鄉土語言教材用字紊亂,教育部決定統一閩南語用字是件好事,但國小一年級學童應從聽、說開始學習,絕不能讓國小一年級學童就開始學音標系統,增加學童負擔。
國語會昨天召開第三次「調查國中小閩南語教科書用字計畫工作小組會議」,國語會主委鄭良偉表示,閩南語統一用字以漢字為原則,例如「還是」的閩南語用字為「抑是」;遇到一字多音,則在漢字後加註羅馬拼音,例如「大學」的「大」,標註為「tai」、「大人」的「大」則是「toa」;若無適合的漢字,則直接以羅馬拼音編寫,未來鄉土語言教材中將可能出現漢字及羅馬拼音混雜情況,例如「要去」將寫為「beh 去」。
九十學年度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以來,因民編版鄉土語言教材不需經教育部審定,出現各版本閩南語用字不同的亂象。國教司長吳財順說,教育部雖然未對鄉土語言教材採事前審定制,但因目前各版本教科書內容紊亂,已展開鄉土語言教材評鑑,預計五月公布評鑑結果後,搭配用字建議表,讓各版本民編版教科書間不再出現連篇怪字、怪詞。
閩南語用字標準表將公布在國語會網站,教師及民編版教科書業者可從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點選「本部單位介紹」,進入「國語推行委員會」網址後下載使用。
閩南語用字 93學年起統一
- 200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