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東、西莒 釣鱸好時機

  • 2004-03-15
民生報 記者江彥文/報導
澳口、岬彎船釣 向岸邊甩路亞 有人拉上10、20斤大物
 釣遍台灣本島各式魚種的新店小漁夫磯釣隊石國寶,上周帶隊遠征馬祖西莒,嘗試甩路亞釣鱸魚,4個台北釣友正得意於半天就搞上20餘尾二斤至四斤鱸魚的時候,但面對港邊在地同好擄獲滿地的10餘斤「大物」,直教石國寶嘆息自己鱸魚釣技「真爛」。

 石國寶玩輕磯,1.5號子線能釣上三斤鸚哥,打重磯,是去年78台斤鱸滑石斑紀錄創造者,能讓石國寶自嘆不如,西莒當地同好用路亞釣鱸魚的技術確有些門道。

 同屬馬祖群島的東、西莒,鱸魚釣季也大概在每年10月到翌年4、5月,在東北季風盛行期間釣友造訪機會不多,以開春後到5月冷水期之前,是前往甩路亞會鱸魚的最佳時機。

 石國寶說,在西莒釣鱸魚也分岸釣、船釣兩途,岸釣選擇內凹的澳口,或者在港堤上,向著消波塊間隙甩路亞搜尋,魚獲以3三斤上下為主。

 在地釣友則習慣機動性較高的船釣,在澳口、岬彎、亂石等釣點外,把船熄火、不用下錨,向著岸邊甩路亞,動輒有10斤、20斤的大物上鉤。不論岸釣、船釣,甩個5、6竿沒有魚訊,就換點,一旦找到鱸魚聚集點,只要不「放槍」,就能連續釣上。

 所用路亞一般為附三叉錨鉤的汲頭鉤加軟蟲餌,如果沒有專用路亞竿,可以3號磯釣竿代用,在4號母線直接綁上汲頭鉤。操作回收路亞時,讓汲頭鉤保持在水面下半噚至一噚間即可,速率可以忽快忽慢,吸引鱸魚追咬。

 鱸魚追咬軟蟲餌時,感覺好像鉤到障礙物般的一頓,揚竿以後,切記要壓低竿先指向水面,避免鱸魚洗鰓,否則很容易被鱸魚鰓蓋割斷母線。石國寶說,此行四個人被割斷母線,跑掉的鱸魚是釣上來的兩倍多,令石國寶直說「鱸魚釣技還得向在地釣友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