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一日電)總統大選結束,在教育方面,家長團體認為不論那個政黨贏,對扁政府幾年來努力確保的教育改革核心價值,仍有需要改進的空間,特別是在將教育專業納入時,不可忽略民間團體與家長的參與,十二年國教更要儘速規劃與建立配套實施,特別是國教經費有增加的迫切性。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召集人蕭慧英表示,教改推動十年來,現在仍有許多問題,這是因為教育決策機制不夠健全,例如課程改革說要成立教育研究院做配套規劃研究,但這麼多年來仍未成立,而教育決策機制必須包括從研究到決策、到政策擬訂、到配套措施出來、到執行面落實、再到評估回饋做修正,這一連串的整套決策機制目前仍不健全,因此,建立長治久安而健全的教育決策機制是根本要做的問題。
其次,蕭慧英說,教改核心價值除了讓教育專業進入教育決策且份量加強,國家教育權變成國民教育權也是重要的教改核心價值,這使來自社會團體和家長團體的很多民間意見可以參與教改,是進步的做法,未來仍要加強,不可因教育專業加強而減少人民參與的機會。
第三,蕭慧英認為在過去正確的師資培育多元政策下,評鑑獎勵與淘汰機制卻尚未建立,家長的期待不可因為某些團體的壓力而忽略以學生學習權為主的教改核心價值,過去幾年對師資培育改革政策可說搖擺不定,該堅持的未堅持,未來一定要有完備的師資改革政策才可確保學生學習品質。
第四,蕭慧英希望政府儘快做好十二年國教規劃,而且不只是延長為十二年,還要後期中等教育也能提供公平就學與多元選擇的機會,這包括學生不可因進入不同的學校而使要繳的學費負擔有高低的不同,就學機會也不可因成績差而被塞到不想去的學校,這也就是說,十二年國教要提供機會公平、選擇多元、高品質教育,才可落實每一學生適性發展。
國中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黃聰智也認為十二年國教的規劃與推動有其必要性,目前國中的九年一貫國教課程改革政策仍受到考試密集的壓力,國中生大多從早上出門上學要到晚上九點才可回到家,九年一貫注重生活能力養成的正確方向也還無法落實,十二年國教可使九年一貫教學正常化,但必須要教育經費增加約四百億元來支援。
黃聰智擔心目前教育總經費重高教輕國教的現象會使未來國教經費受到排擠,他提出數據說,全國的國教經費佔教育總經費比例約百分之五十,在國際比較上顯得偏低,像日本國教經費比例近八成,南韓更高達八成六,美國也有七成三六,顯示未來政府必須加強重視國教經費。
從學生升學角度來看,黃聰智分析說,九十一學年度國中畢業生三十一萬五千人,當年度有二十七萬五千人升學高中職,若再扣除進入五專的人數,還有百分之十沒有升學,政府應關心這些人到那裡去了,並應照顧這些弱勢,才不會到後來變成要多付出社會成本的源頭,十二年國教可使學生學習競爭延到高中階段,而在就學機會增加下,則可使學生都適性發展及國教正常化。930321
學生家長團體籲政府儘快規劃推動十二年國教
- 200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