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記者林翠娟、趙敏夙、劉大絹、許昌平/報導】 總統大選的紛紛擾擾沒有隨計票結果落幕,多項重要民生物資價格也在此時蠢蠢欲動;食物類如白米、沙拉油、豬肉、雞肉、糖、麵粉都在漲價名單之中,不敢在選前調漲的汽柴油價格,本周可能調漲,桶裝瓦斯及「狼來了」已經喊很久的電價及水價,漲價壓力則始終未除。
食物類中,目前以白米和沙拉油漲價態勢最明顯,其次是包裝食品和外食便當最有成本上漲壓力;食用油成本漲幅也很驚人,台灣食用油市場四大天王葵花油、大豆油、芥花油因大宗物資價格波動,橄欖油因歐元狂飆,都出現漲價壓力,不過,食用油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業者不敢立刻反映成本,而是以減少特價活動促銷來因應,近來,食用油幾乎都已不在賣場的促銷品項之中。
白米方面,去年5公斤包裝促銷價可到百來元,如今4公斤就要129元;一般消費市場的小包裝米,一月到三月已經漲了兩波,漲幅約達30%。糧商指出,米價上漲主要是受供需失調影響,根據統計,去年一、二期作稻穀減產約15%,加上政府的餘糧收購措施延續到今年一期作,導致市場流通量減少,米價不漲也難。
便當部分,一位超商業者發現,「近來同業似有調高價格的態勢」,原本價格上限在60元的便當,最近新品都拉抬到65元,不過,換了口味、換了包裝,消費者不易查覺價格變高。
麵粉、糖、油齊漲,烘焙業的成本壓力也相當大。大賣場附設的烘焙坊所銷售的麵包具有吸引人氣的功能,賣場不太敢動價格,但是市場如果齊漲,大賣場表示,不排除跟進。
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廖本蒼指出,下個月起,可能會適度調整麵包、蛋糕的售價,但是,將以新產品、新價格的模式,抵銷漲價的預期心理;舊產品如菠蘿麵包、全麥吐司、乳酪蛋糕等,應該還是維持平常價。麵粉、蛋、糖、乳酪、沙拉油、奶油持續漲價,與去年同期比較,約有15%-25%的幅度。
烘焙食品漲價的原因,主要是進口原料漲價,歐洲進口的乳酪、奶油因歐元匯差拉大而提高成本,雞蛋則是受到禽流感波及,供應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漲價。其中,全麥麵粉漲了20%,做麵包用的高筋麵粉漲幅達18%,乳酪、沙拉油、奶油各漲15%,做蛋糕用的低筋麵粉也有10%的漲幅。
公共事業費率漲勢也在加溫;由於總統大選敏感時機已過,油價可能在本周調漲,每公升汽油調幅預估將超過0.5元。
民生物價 蠢動
- 200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