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洪凱音、呂郁青】 在銀行業務員的說服下,小敏申請了一張信用卡,不料,卻收到該銀行五張不同的聯名卡,到百貨公司兌換贈品又跟型錄上的不一樣,小敏氣炸了,一口氣告到消基會去。
蓉兒去年在路邊攤申請了一張現金卡,沒想到代辦業務員為了衝業績,竟私自拿客戶個人資料申請其他銀行的現金卡,年初蓉兒一下子收到多家不同銀行的現金卡,個人資料被盜用,一狀告到警局去。
消基會指出,像小敏「辦一送多」的糾紛,就有上百件。觀察國內近三年來信用卡的發展,流通卡量每年都已600至700萬張成長,92年信用卡循環動用餘額整整成長新台幣835 億元,但截至去年11月的統計,循環動用餘額僅成長新台幣545億元,讓銀行的利息收入有逐漸緩和成長的趨勢。
台灣信用卡的發行漸趨飽和,銀行很難讓發卡量衝高,只好想出這樣的辦一送多的招術,但送太多不必要的卡片,卻造成國內信用卡「剪卡率」攀新高,以及糾紛的產生。
銀行局去年11月的統計,國內累計的流通卡量已超過4,352萬張,當月新發卡量為133萬張,但減卡數確達66萬張,剪卡率將近50%。
信用卡、現金卡、Combo卡、Visa金融卡等塑膠貨幣雖然方便,但銀行、消費者一旦溝通不良,卡友「不爽」,第一件事就是減卡,糾紛、摩擦產生的機會自然升高。
消基會去年共計接到53,858件消費申訴案件,其中銀行類是申訴案件第二高的類別,銀行類最讓民眾不放心的,是金融業者處理個人資料保護能力的不足、不平等貸款條款(如提前還款等)、請求撤銷信用不良記錄等申訴案件。
銀行除了自律,消費者也要學會自保,像是信用卡「辦一來多」怎麼辦 個人資料被盜用 不是免年費嗎 怎麼又來年費了。以下教你幾招自保招式,在消費者在申辦信用卡、現金卡時,可得問清楚、睜大眼。
信用卡糾紛多 熟記自保招式
- 200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