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油紙傘前世今生

  • 2010-07-31
 油紙傘在從前福州人的生活當中有重要的地位,當地有句俗語叫「包袱傘」,意思是出門人所帶包袱中都有傘。
 福州的油紙傘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率兵南下入閩建立閩國,來自中原和江浙一帶的人把造傘工藝帶到福州,清朝時進入了繁榮期,清末民初時福州市雨傘店號最多時達300多家,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福州市民把傳統的福州油紙傘稱為「國傘」,而且大力提倡使用。
 福州油紙傘用料必選當地或附近地區出產的優質材料,傘骨必用閩北五年以上、彈力強、韌性大的青山老竹,傘面的紙必須為福建省特製的棉紙,一把傘必須經83道工序才算完成。
 以中亭街上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有「選料精,上油膩,繪花雅」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