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陳志堅/報導】為維護官兵應有權益,澈底落實三安政策,國防部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在主任委員郝志進先生率領下,特於日前走訪莒光地區進行視導,行程中除走訪防區各基層單位,並積極宣導官兵權益保障之重要性,讓官兵及眷屬了解到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及如何透過合法的管道保障自己的權益,進而,凝聚部隊的團結與向心。
視導行程結束後,隨即與防區官兵進行面對面的座談,座談一開始,郝主委即開宗明義的指出,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的設置,具有二個層面的意義,首先是消極面,可叮囑全體國軍人員要奉公守法、依法行政,否則將無法獲得單位的認同;至於積極面上,則在於透過委員會的運作,官兵們可循正常的體制進行有效的行政救濟,並將事實還原,讓官兵己身的權益受到保障。
座談會開放在場人員發問後,「連隊生活設施及環境衛生改進意見」、「伙食供應是否充足,菜色是否滿意」、「休假是否正常,有無積欠假期」、「獎勵是否公平,是否遭受不公平之懲罰」、「有無管教不當情事」、「公差勤務派遣是否公平,是否有勞逸不均情事」、「衛哨輪值有無不公情事,輪值夜哨人員有無補休」,以及「部隊訓練是否正常,幹部訓練方式是否不當」等各項與官兵權益息息相關之事項,便成為在場官兵頻頻舉手發問的重點。
在此起彼落的發問聲中,郝主委一方面回答現場官兵所提出的問題,隨後更針對現況做全面性的回答。郝主委表示,任何法規都會在實際運作後,產生需要檢討、修正的現象。「國軍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自成立至今,在多次實務運作後發現,義務役官兵及眷屬的權益必須被加倍重視,這當然是因應時代與社會因素所致,郝主委強調,現在的役男大多數是生長在優渥環境中,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很少遭遇挫折,即使面臨挫折亦有家長在背後承擔,因此,一旦隨著兵役管道進入軍中,面對陌生的環境與不同的人和強大的軍事訓練壓力時,往往很容易產生適應不良的現象。
座談會結束後,郝主委語重心長地提醒,申訴制度雖為官兵的合法權益,惟仍須予以善用,絕不可成為攻訐誣陷、逃避責任之工具,此外,就此次座談會情形而言,防區官兵對個人權益方面,仍有許多不解之處,尚需各級幹部強化宣導。另外,這次視導除了說明義務役官兵及眷屬各項權益,並讓在場官兵都能確實了解,所有人都應在法律下享有同等待遇與權利的重要性,如此一來便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進防區官兵的團結與向心力。
最後郝主任委員再次強調,在國防事務不斷精進的今天,強化部隊戰力首要的方法就是凝聚軍心士氣;而凝聚軍心士氣的核心要務,就是讓軍人無後顧之憂、軍人的人權與個人權益能在法律的保障下受到重視與保護,進一步地來說,「國防部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就是讓軍人安家、軍眷安心的重要組織,透過這個委員會和相關的法律服務扶助,讓所有官兵和眷屬甚至遺眷都能享有應得的權益,進而使國軍在增強部隊戰力,及確保國家安全上奉獻更多心力。
國防部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視導莒光地區
- 2008-08-25

座談一開始,郝主任委員即開宗明義的指出,官兵權益保障委員會的設置,具有二個層面的意義,消極面是要求國軍人員奉公守法、依法行政;積極面則是透過委員會的運作,官兵們可循體制進行行政救濟,保障官兵自身的權益。(圖/文:陳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