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心得分享 大敵當前-史達林格勒攻防戰/莒指部營部連 一兵何展源

  • 2012-01-02
 若要問戰爭的歷史有多久?那就要看看人類存在在地球上有多久了!人心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龐大到喚不醒人們天性善良之心,英國歷史學家「麥格」爵士曾說過:人類唯一可以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是:「人類無法從歷史學到任何教訓!」戰爭的烽火硝煙四處的瀰漫,遮蔽了人心,使得一個人會無情的去踐踏另一個人的生命和尊嚴。戰爭是無情的,也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兵法家孫子便提出:「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際,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更提出若是不可避免之戰爭,則傾全國之力和全國之民族心與努力,來全員參戰,而在近代有名的戰役中,完全符合上述條件的戰役,便屬「史達林格勒攻防戰」莫屬。 
 此本書是根據俄國民族英雄「瓦西里」個人自傳和「史達林格勒攻防戰」兩書所改編而成,其目的在於使我們這些未經歷過戰爭或曾參加過戰爭但早已遺忘的人們有所警惕,戰爭之痛、戰爭之無情、戰爭之殘酷,是多麼可怖呀!
 在一九四二年夏天,軍事狂人希特勒對蘇聯展開了「閃擊戰」,以勢如破竹的氣魄,將蘇聯的東歐一帶領土一一併吞,但卻在蘇聯的工業重鎮,而且也是蘇聯的最高精神象徵「史達林格勒」一處陷入泥沼,最後在蘇聯一百八十多天的堅守下,德軍最後遭到了擊潰。在此戰役中,造就了兩位英雄,一位是「赫魯雪夫」,也就是繼史達林之後另一蘇聯政治強人,也是史達林的接班人,另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神槍手「瓦西里」。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創時勢」,在此一役中,赫魯雪夫取代了在前線上的無能指揮官,並且勇敢果決的下達命令,帶領史達林格勒中的民、官、兵取得勝利。而瓦西里利用他的神射技術和赫魯雪夫的強力渲染與塑造,讓他成為蘇聯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給予人民希望,使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堅持下去,最終取得勝利。
 戰爭所帶來的傷口,是痛徹心扉的,時間的物轉星移並不能慢慢的將傷痕撫平,而是使它逐漸的蒙上一層厚厚的塵灰,使人們看不見它,而淡忘了它,戰爭!它並不值得炫耀,但也非不值一提,古語有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可以為鑑,戰爭,亦可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