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投稿/砲四連呂則賢】9月3日是「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除國防部隆重慶祝,社會各界也以各種實際行動,向勞苦功高的國軍官兵表達至高敬意。由於軍人節具有表彰軍人對國家無私的貢獻,以及激勵全民齊心捍衛國家安全、守護和平的時代意義,所以在慶祝軍人節的同時,也要呼籲各界持續支持國軍、落實全民國防理念,更深切期許國軍官兵踵武前賢、繼志承烈,發揚優良軍風,再創「九三」光榮史頁。
民國26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我全國軍民奮起抵抗,經過八8年浴血抗戰,終於迫使日本在民國34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盟國在日本東京灣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受降典禮;9月9日在南京中央軍校舊址大禮堂,由時任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上將代表我國接受日本投降。隔年4月,政府將每年9月3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民國44年,復考量納入國軍各軍種紀念節日的共同特色,將「抗戰勝利紀念日」統一訂為「軍人節」表彰軍人對國家奉獻犧牲。
隨著兩岸的關係逐漸和緩,國軍的主要任務除戰備訓練,保衛國家安全外,更秉持「平時救災、戰時作戰」的精神投入各項防災、救災的任務。歷年來,國軍在各次風災、水災、地震之緊急救難;SARS、豬隻口蹄疫、登革熱疫情之防治,及海難、空難、山難、傷患搜救後送等工作,都能發揮功效,達成愛民助民之目標。這種成效深獲社會各界普遍肯定,也使國軍贏得「民眾守護神」的美譽。
國軍為國犧牲奉獻贏得多數國人的信賴與肯定。背負著廣大國人期待,體認自身使命之重,全體官兵應自我期許,「沒有人能擊敗我們,除非我們先擊敗自己」,即使未來面對重重嚴峻挑戰,也要秉持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持續本諸「預防戰爭、保衛國家」的理念,建構有效嚇阻戰力,才能承擔軍人守土衛民的重大責任。
專論:慶祝軍人節 向保國衛民國軍致敬
- 201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