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月雖有殘缺,但也能像滿月一般,發出萬丈光芒,照亮夜晚的大地。
什麼樣的人?因後天性耳疾而失去聽覺;什麼樣的人?既努力又偉大;什麼樣的人?戰勝自己的殘缺,留下堅毅的典範,就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貝多芬於一七七零年出生於德國,從小就接受父親的音樂教育。他,鋼琴、小提琴等樣樣精通,長大後開始作曲,他有時被父親關在琴房中,像關在監獄般,受折磨的不斷練習。
當貝多芬這音樂小芽,長成大樹時,便到音樂之都-維也納去生長新枝。他越長越壯,新的枝幹愈來愈多,每一片葉子,就是一首曲子,他的葉子真是與眾不同!有大、有小、有黃、有綠,還有各種樣式。而貝多芬作的曲有很多種,如交響曲、鋼琴曲……等。我很喜歡給愛麗絲這首鋼琴曲,這首曲子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垃圾車」音樂哦!傳說,這是貝多芬寫給他心愛的人的曲子呢!
一八一四年,貝多芬出現了耳疾先兆,但他還是不放棄作曲,靠「追尋」的方式,憑著目視及腦力來想,用高難度的方式作曲。他時時刻刻都戴著眼鏡(包括睡覺)、紙和筆,隨時隨地,只要一有靈感,便隨手寫下來。
他那種努力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失敗、挫折或成功、歡樂,不管如何,都要堅持到底!人類各有不同樣貌,就像一片礫灘,而每一個人,就像聚成礫灘的小石子,每個小石子都有凹凸不平的地方,沒有石子是完美的,而每一個石子都不可少。
弦月雖有殘缺,但也能照亮大地;花瓶雖有縫,但更能透光。沒有人是完全沒有殘缺,一個喪失聽力卻不放棄音樂創作的偉大音樂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雖已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但他的精神與作品,卻永遠留在這個世界中。
什麼樣的人?勤勉學習而又才華洋溢;什麼樣的人?堅定執著,成就非凡;什麼樣的人?就好比弦月般,卻綻放出一如滿月的光輝;什麼樣的人?令我深深敬佩......。
弦月貝多芬/塘岐國小 柯忻辰
- 200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