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問題多源於長舌,是非常起於搬弄。很多事情本身沒有太大關係,人走茶涼,事過境遷。無奈總有人閒著無事,硬將閒事作談資,更喜歡添油加醋,無中生有,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無風也被掀起三尺浪。
說閒話是閒人的忙事,忙人大可不必去理會。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喜歡在人背後說三道四的人,也往往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這就是古人沿用至今的一句話:「你對我不仁,我對你不義」。其實,中國人希望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盡量少結對頭冤家,因為得罪一人容易,結識一人難。所以古聖賢者感嘆道:「平生最愛魚無舌,遊遍江湖少是非。」
中國人傳統向來崇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事尚要生非,多事更是惹禍。人都有好奇心,有人用不對地方,專愛瞭解別人的私事,以打聽奇聞軼事或小道消息為快樂。其實,一個人瞭解別人的隱私越多,有可能惹的麻煩越大。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太瞭解自己,因而對凡是瞭解自己的人,都存有深深的戒備,甚至懷恨在心。即使是好友,某天一時高興把他的私人秘密告知了你,翌晨或許就後悔不已,從此對此你心存芥蒂。
秘密落在別人手裡,對自己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恐怕有哪一天被人背後暗算,所以就只得先下手為強。有句古話:「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因此,延伸古人傳承子孫誡言:「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因為,街坊、鄰居口中那些「東家長、西家短」的雜談,對於有自己的正事做的人,都莫去用心打聽;那些樂在大街上圍觀「是非、長短」的人,大都是些閒散人啊!
早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多是道德、習俗來協調,因此每個人學會自我保護尤為重要。只要大家能管住自己不出差錯,人與人之間自然就不會發生衝撞。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少一個冤家少一堵牆。」常常被人們視為處世藝術家而津津樂道。這也是為了子女後輩著想,所謂「當路莫栽荊棘樹,他年免掛子孫衣。」所以從表象看,中國人大都是好人佬和和事佬。因此,待人接物,講究禮尚往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處世格言,常被人引用。中國人相信人的所作所為,都有因果報應。所以,處世當遵循古人之訓:沈默是金。
既然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還是把話說得簡單些吧!「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句話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人際交往中,顛簸不破的一大原則。朋友之間親密過度,就可能發生質變,過密的關係一旦破裂,裂縫就會特別大,好友勢必成為冤家對頭。
朋友,現今社會,生活畢竟是現實殘酷的,而且充滿難以預測的變數。因此,在人際關係中要懂得「不說閒話,沈默是金」的哲理,以免自己捲入是非漩渦中,招來無妄之災。
不說閒話,沉默是金/邱吉淦
- 200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