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度量心安理得/天行

  • 2007-01-14
 一、
 小氣人如果聽到有人罵他「小氣鬼」,他一定不會「小氣」地不肯和人計較;相反的,他偏是「大氣」特氣地要想找機會對人報復。自聽到這可氣的話起,一直時刻感著不樂;必至對人狠狠地報復了,才大大的稱快。如果他今天發覺用錯了錢,或者受騙,就是只不過幾塊錢之微,他也會悒悒不樂者終日,乃至若干天以後,他還在追悔、可惜。這些都是痛苦之事,而他自己也明知是痛苦,但他卻不能自遣。
 一個人度量寬宏,精神必定是愉快的。人與人之間免不了因個性的不同和利害的衡突等,隨時會有不愉快的事故發生;如果你度量狹窄,不能容物,事事都要計長較短,不肯為人包涵,對人讓步;那麼,一天到晚必定精神上得不到安寧的。如果你愛財如命、一毛不拔,由於平日對人錙銖必較,習慣地也必至對人家刻薄,甚至對自己也近於虐待。別人既因你的小氣度而不愉快,而你自己也得不到什麼歡樂,那是何苦來呢?
 有許多度量狹窄的人,不惜以自己的不愉快、氣憤、苦思積慮的去求對人的報復;不惜過分的自苦,克勤克儉,不管被人譏為吝嗇,罵為小氣,只是看著錢的面上,能夠省的下來就開心。這等人,在表面上看,好像不自覺度量窄的不開明,也好像不自知小氣是一件討人厭的事,但實際上,小氣的人必定精於計較,不會糊塗,祇是自作自受,肚子裡有苦不肯說出罷了。「啞子吃黃蓮,有苦說不出。」這句話拿來挖苦小氣人,恰到好處。
 二、
 通常用「小心眼」形容度量狹窄的人;用「小氣鬼」譏諷吝嗇的人;其實這都是同類的屬於心理病態的一種。用錢不痛快和待人不寬宏,同樣是患了「自封」的孤癖。有人說這是「病態」,而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氣質」。就算是氣質的話,如果能使本人自感「痛苦」或自覺「缺陷」,那也屬於病態的了。我們不能說「與生俱來」的就不是病;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很多是天生的。就因為是與生俱來,所以不自覺其為病,誤認為這是自然的「天性」、「氣質」;同時又接受俗語「移山不能改性」的暗示,就無可奈何地承認其為不可改造的痼癖。
 其實度量小的人,自己也常常感覺此痛苦,暗地裡也何嘗不自怨自艾有缺陷。有許多完全屬於神經系統的先天缺陷的,如白癡、夢遊、癲癇等,雖然患者本人不自覺,但因其與常人不同,且可能予以治療,仍屬為病;何況有自覺痛苦和缺陷的,更不能不視為一種病象了。通常我們也說度量狹窄的人有小心眼的「毛病」,說吝嗇的人有小氣的「毛病」,雖然這是指「行為」上的毛病不是肉體上的毛病,但其影響個人生活和社會關係,較諸肉體上的疾病更為嚴重。因為肉體上的疾病,大都容易醫得好,而且常得親戚朋友們的同情而予以精神或物質上的援助;惟獨患了度量狹窄的「小氣」毛病,既無藥可醫,而又常為親戚朋友們所疾恨;這使患者痛苦之上更加痛苦的。
 為了這種原因,患者常因自覺痛苦而思有以改此心理上的過失行為。固然也有的雖自覺痛苦卻不知或知而不肯改善的。前者或許屬於生理上(神經系統)的些微缺陷,而心理尚屬健全;後者則純係心理上的缺陷而較難治療了。還有一種比後者更重的,即不特不知改善,根本連痛苦的感覺也沒有;他對於被指為「小心眼」,被罵為「小氣鬼」,認為無所謂,甚至反常人之非是。屬於此型的,其心理病態就已到了「狂」的階段,其行為也得形成社會的一種罪惡了。
 三、
 有的心理上的病態與生理無關,但也有屬於生理上的缺陷的。心理病態的治療採用「精神分析」法,而生理缺陷的檢查則以「解剖學」為根據。如果某種心理病態與生理有關的話,大抵屬於「神經系統」有缺陷;那就不是用精神分析可以治療,而必須用藥、手術或其他的物理治療去恢復或矯正那缺陷。不過,像對人的氣量狹窄和用錢小氣之類,就不屬於神經系統的缺陷;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完全屬於心理的原因,即「思想」或「氣質」上問題;也許有百分之一二與神經系統有間接的關係,像由於神經衰弱的「易怒」、「善愁」和「敏感」等現象。其次和生理上有關的,最可能與腦組織的某一部份發生障礙或基本的先天缺陷有關。但即是腦部或皮層上有某種病狀,也不過引起易怒、善愁、敏感等心理的基本病態,而對人工於計較、報復,對錢巧於積聚、吝嗇等,仍屬於心理的氣質,或思想上缺陷範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