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在馬祖/林金炎

  • 2007-02-09
 (續昨)軍統局閩北站附屬機構南竿塘軍運組,實際就是在海島偽軍中成立的一個策反直屬地,希望把大部份的偽軍幹部吸收進來,作為抗日的後援,南竿塘軍運組重大工作如下:
 (一)阻止盟機轟炸南竿塘
 民國三十二年底,曾有一架盟軍飛機飛抵南竿塘上空,低飛投彈,並用機槍肆行掃射,張逸舟等和部分偽軍官兵都慌忙躲入防空洞,但大多數的偽官兵,沒有防空洞可躲,又苦於沒有其他的掩蔽物。由是軍心惶惶,張逸舟告知軍運組江秀清組長:上級既然要我們在這裏工作,而又派飛機前來轟炸,請速打電報給重慶,請求設法使美機不要再來。軍運組江組長立即自擬電稿一份,譯成電碼後,送往電臺拍發。該電文略說:「本日有盟機一架,飛抵本島上空,旋即低飛投彈,並開機槍砲掃射,請速設法阻止盟機勿再來轟炸。萬一無法阻止,請求准予早日反正回去」。不久,就接到戴笠的復電,電文如下:「某電悉。已呈奉委座函航委會轉知該飛機不再往該處轟炸矣。弟戴笠手啟。」(按凡戴的函電末有「戴笠手啟」這幾個字,就是由戴親手擬稿的)之後,美機雖間有經過南竿塘上空,但已不再低飛轟炸和掃射了。
 (二)搶購飛機用油
 民國三十一年九月間,有日本敵軍的運輸艦一艘,運載汽油(絕大多數是飛機用油)數千桶(每桶裝重53加侖),駛至東引和西洋島的海面,被美軍飛機炸沉。該艦沉沒後,飛機用油一桶一桶地浮在水面上,隨海水飄流,被東引和西洋各島民,撈獲甚多。
 東引和西洋兩島,原是張部第二指揮部鄭德民部的第一、二支隊翁秉乾和林康學兩隊的駐防地。「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批飛機用油被鄭德民部取得最多。汽油是軍事上的必要物資,尤其在抗戰期間,汽油奇缺,一滴汽油一滴血,張部撈獲汽油,國府全數收購。
 (三)使用假儲蓄券
 民國三十二年,軍統局假造了大量南京汪偽政府發行的偽幣儲蓄券,從四面八方運入淪陷區的海島,請張部轉運上海、廈門等地散佈,期能擾亂汪精衛政府的金融,讓汪政權金融貶值崩潰,可惜部份由南竿塘運往日寇佔領地廈門時被查扣。
 廈門日寇海軍率員警和法院機關,各派日酋數十名,分乘三艘砲艇,開抵南竿塘,在南竿塘周圍海面,分為三處下碇停泊,包圍南竿塘,軍警荷槍實彈,浩浩蕩蕩地從南竿塘的夫人澳登岸。
 日寇軍警在夫人澳登岸後,立即宣佈封鎖南竿塘,斷絕海上交通,任何船隻商旅,都禁止出入,並對張部的軍需處、貿易處、稅務所和財務等機關進行搜查,又召集偽副司令黃玉樹、軍需處長戴佑、貿易處長張水田等追查訊問。惟謝錫麟被日寇認為嫌疑最大,備受極刑拷打,在每次審訊時,杖打鞭抽,還用水和汽油灌入鼻孔,逼他供認,謝始終沒有承認,被押禁約四個月,才釋放出來。
 (四)剷除共黨嫌疑
 南竿塘偽軍裏有個名叫張松青的女人,有共產黨嫌疑。時任閩北站長的王調勳即令張馳組長把張誘來福州,押送警備司令部稽查處審問。據張松青說,她是在福州淪陷時隨日寇下海的,和南竿塘偽軍搞得很熟,尤其是和張生亞(即張強)很要好,福州淪陷時是交際花,日軍撤退時把張松青帶去南竿塘,因為張松青在南竿塘與日本人非常接近,張馳怕她洩露軍運組的秘密,並以她在南竿塘引誘偽軍,故急要把她驅出南竿塘,所以報她有共產黨嫌疑。
 (五)策反張逸舟部反正
 盤踞馬祖列島的張逸舟部缺乏訓練,又無紀律,戰鬥力極差,戴笠有意抽調張部比較年輕的士兵到東南班受訓,再秘密開回海島,伺機打擊日寇,借收全功,況且張部久居海島,思家心切,時有逃兵,但又怕召入內地,又恐逃跑,萬一洩露秘密影響更大,張逸舟、鄭德民、林滄圃等都極力反對,當時林滄圃與閩北站站長王調勳有密切聯繫,凡張部人員往來福州與南竿塘之間,均由王調勳負責掩護。
 民國三十三年九月,福州二次淪陷,三十四年五月,佔據福州的日軍準備撤退。軍統局乃密電軍運組,指揮張逸舟部準備就緒,伺機截擊日寇後「反正」歸來。同月十八日,日寇由福州開始撤退,有日寇的機帆船和帆船十餘艘,分載大砲、迫擊砲和步槍、子彈等軍火物資,每船上均有日寇數名或十餘名,隨船押運。這批日船駛經閩江口連江海面,向北逃竄,張部就乘其駛近馬祖海面時,予以截擊,該批十餘艘敵船和船上所載的軍火和日寇,全部被俘獲,王調勳為此電請戴笠策反張部,以張逸舟為福建先遣軍司令,鄭德民為副司令。
 偽軍張逸舟部乃搖身一變,樹起所謂「軍事委員會福建先遣軍」的旗幟,一變而為「福建先遣軍司令」了。張易幟後,即率所部渡海登岸,集中閩東北霞浦,司令部設在該縣城內的美教會醫院裡,福州各報刊登張部「反正」的新聞,「功績如山,榮耀無比」、 「奏凱榮歸」,把張逸舟比喻為「曲線救國的功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