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年就有多位朋友推薦「吳哥窟藝術寶瑰」,多次與承包全國教師退休協會的台南冠華國際旅行社交涉舉辦「吳哥窟之遊」、結果意想不到,報名第一天、三梯次每梯次均報名額滿。「吳哥窟」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印尼的「婆羅浮屠」、埃及的「金字塔」等並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中,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誌就將它列入世界上最值得參觀的五十個地方之一,其歷史淵源可朔到西元1113年至1150年,吳哥王朝國力最盛的年代,當時國王蘇利亞華爾曼二世建造了這座華麗的國廟、曾經雄霸中南半島文明強國的「吳哥窟」,經過歷史的滄桑與戰火的摧殘,變成荒煙漫草的廢墟,直到西元1860年法國的自然學家享利、莫哈特意外地發現了這埋沒在原始森林裡的歷史珍寶。他的研究震驚了世人,也喚醒了沉睡四百多年的「吳哥古城」,在這一區就如電影古墓奇兵裡面所看到的吳哥古城,宏偉的古蹟被老樹盤根緊緊地纏繞,保留了當年發現吳哥城的原貌,荒蕪頹圯的千年古剎,更有原味重見的美麗。
12月17日早上5點搭車前往中正機場與領隊、團員會合、搭乘越航上午7時45分班機往胡志明、後再轉機往吳哥窟,中午12時40分由吳哥窟專業導遊小謝接機前往享用午餐,爾後午休一至二小時後前往享受古式按摩一小時、接著前往「吳哥民俗文化村」,它是目前柬埔寨唯一一座最全面向遊客介紹「柬」民俗風情和歷史文化古跡的旅遊景區,是由歐盟國家負責開發及管理,晚餐歐式自助餐並有「柬」式民族歌舞團兩個多小時的助興,夜宿「仙女假日酒店」。
次日展開一系列的吳哥窟三日券行程,導遊在車上介紹柬埔寨國,位於中南半島南部柬埔寨面積18萬平方公里北鄰寮國、西界泰國,東與越南相接,境內有中南半島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泊—洞里薩湖、以及流域最廣的湄公河、盛產經濟價值的柚木、紫檀木等熱帶林木,還有豐富的金礦、紅藍寶石礦,這裡原本也是中南半島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西元九世紀的扶南王朝、貞臘王朝,到西元十三世紀「吳哥王朝」的六百多年期間,曾是中南半島叱吒風雲的強國,全盛時期所建築的「吳哥大城」,更是將「吳哥王朝」的豐功偉業推向顛峰。但是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外入侵,與鄰國泰國與越南的戰事不斷,西元1863年開始長達90年法國統治的殖民時期。獨立後的柬埔寨仍是內戰不斷,尤其是1975年至1979年的赤柬時期,三年八個月又二十天的恐怖高棉時期,使得柬埔寨元氣大傷,境內所埋下的地雷數量竟要80多年的時間才清得完,近幾年來一批又一批的遊人,同時帶動了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道路修好了,大型度假飯店也紛紛進駐,歷經滄桑的柬埔寨,正展開雙臂,以最美麗的「高棉微笑」迎接每一位造訪的旅客,浴火重生後的蛻變,除了雋永千年的吳哥古蹟外,還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驚艷,等著你來親身體驗、仔細發掘。
暹粒:位於柬埔寨西北方,是吳哥古蹟的所在地,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光是2005年2006年造訪吳哥遺跡的觀光客就高達300萬人次之多,吳哥窟總佔地近45平方公里,乃古高棉於吳哥古王朝全盛時期的不朽文明遺址、至於一般最為人所熟知的吳哥窟,其實只是整個吳哥大城遺跡六百多座廟宇的其中一座,而目前整個吳哥城開放參觀的廟宇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吳哥窟」真正的解釋為「城中之廟」,為吳哥王朝的國廟,整個吳哥大城最精華的地區約為3平方公里,以百茵廟(巴戎神廟)為中心點,擁有最著名的「微笑高棉」四面佛像、廟內共有49座佛像高塔加上五座城門的佛像,代表當時吳哥王朝全盛時期有54個省份。「南門」是吳哥大城五座城門,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門前方的橋樑兩旁保留54座「善神」及「阿修羅神拉址」著七頭蛇,乳海翻騰故事的完整石雕。城東南的「塔普倫神廟」:在安琪麗娜裘莉所主演的「古墓奇兵」電影裡,高大參天的老樹錯綜複雜的樹根盤據纏繞千年古剎,這經典柬埔寨古剎,興建於西元1186年,這原是加亞華曼七世,為紀念母親所興建的神殿,迴廊內層中央有一處四面牆壁佈滿了大小空洞的房間,原來鑲滿了寶石是皇太后的陵寢,這座大院落隔出許多小房室供僧侶修行,其中以正殿後方的敲心塔最為神奇,站在塔內拍打胸口竟會有巨響迴繞其中廟前方種滿了油桐樹及板根樹錯綜複雜的樹根深入岩壁的夾縫,緊緊包圍住廟宇虯髯蒼根與千年古剎,呈現出意境悠遠的傾頹之美。城東北的「涅盤古寺」建立於八世紀,當年非常重要的全民醫院,這裡五座大水池,中間的大池為神馬救眾生的神奇「婆羅鬥教」的聖水,外圍四座水池分別代表風、火、水、土各有不同療效據說能治百病。「天宮」即吳哥王朝的皇宮所在地,「天宮」的階梯比其他高塔都來得陡峭狹窄難行,爬上高塔上見象徵女性生殖器的石雕「優尼」佇立其中。位於皇宮前方廣場的鬥象台,是當年國王接見外賓,或是觀賞慶典活動的觀禮台,每逢重要慶典時,上百隻從全國各地精選的大象在此格鬥,選出最精壯勇猛的大象成為國王御用的座騎,前方偌大寬敞的廣場,可以想見當年萬「象」奔騰的壯觀場面。「閱兵台」在鬥象台的中央有座高台,底座有精緻的浮雕—天神騎著三頭象、象鼻握著蓮花,以及保存相當完善的神鳥座騎雕像,高台後方直通皇宮大門,前方則是直達勝利的「勝利大道」。這裡有常被用來「古代法院」或「審判台」之處。
「癲王台」位於閱兵台右側,如迷宮般的基台刻滿了上千尊佛像,沿著迴廊鑽進迷宮裡才發現另藏玄機。這座高台是為罹患痲瘋症的加亞華曼四世而建,為了讓國王的病情好轉,便在皇宮前方蓋了這座平台,平台的四周有數千尊佛像為國王祈福。
第三天早餐後搭上旅遊專車深入探索位於大吳哥城東北方21公里處,建立於十世紀尊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濕婆神」,人稱「女王宮」,有吳哥藝術之讚美譽的「邦蒂斯蕾古神殿」。以堅硬且美麗的紅色砂岩及石英砂岩為主要建材、門欄、牆壁、窗櫺等小細節的雕像,宛如得到造物者的神力,雕刻出如木雕般精緻纖柔的作品,巧奪天工,堪稱古文明藝術寶藏!爾後專車前往吳哥王朝的前身,柬埔寨最古老的歷史遺蹟—「羅洛士遺址群」參觀,西元802年迦雅巴爾曼二世將王權神格化,在羅洛士此地登基為王,為古吳哥王朝的整合建立了基石。迦雅巴爾曼二世建神殿舉行王權神格化祭典,包含「羅蕾寺」、「比烈科寺」即為今日由法國探險隊及考古學家使其重見光日「羅洛士遺址群」。身為古墓奇兵的您,豈能錯過這讓您大顯身手的機會呢!午餐,午休後前往「變身塔」,以紅色土磚及砂岩所堆建而成的「卜里盧」,建於西元961年羅真札曼二世王時期所興建,比吳哥窟早約200多年、卜里盧有許多柬埔寨式的玉米筍高塔上面都有煙囪,是火化國王的靈骨塔神廟,下面的方形石座前方還有破壞神的座騎神牛,是放置屍體的靈柩。而迴廊東北方的小塔裡面有水池及排水構,當年是用新鮮椰子水來洗骨灰,因此「卜里盧」又被稱之為「變身塔」,象徵國王的肉身經過這裡後變身成為神,直接通往西方的極樂世界。下午四時三十分前往南門外的巴肯山,是欣賞吳哥遺址美麗日落的最佳景點,山上的「巴肯寺」建於西元903年,當時的國王耶舒伐曼一世,將國都從暹粒市東南方13公里的「羅洛斯」遺址遷移至吳哥大城,所興建的第一座國家寺廟所在地。要欣賞吳哥大城迷人的日落美景,可得手腳並用地先爬一段約50公尺的碎石陡梯,或是花15元美金騎著大象,享受如國王出巡般地穿叢林小徑到達山頂。巴肯山廟五層樓的壇台共有108座小塔,象徵印度教宇宙秩序的總合,壇頂一望無際遼闊的景觀視野,往東邊看可清楚鳥瞰吳哥窟的壯觀建築全景,何西望,欣賞在原紿叢林裡若隱若現的吳哥遺址廟宇剪影,在美麗的夕陽美景裡,享受這寧靜片刻。
第四天早餐後整理行裝前往「小吳哥」,小吳哥又稱「吳哥寺」或「吳哥窟」,是吳哥建築群中建築藝術最為傑出,最為完整的歷史遺跡,被譽為東方古代建築和石刻浮雕的傑出典型。小吳哥寺院全部用砂岩石疊黏成,小吳哥興建於公元十二世紀的蘇利亞跋摩二世,初期是作為供奉「婆羅門」教的瑟濕努主神之用。蘇利亞跋摩二世駕崩後,被封為瑟濕努化身,吳哥就成為他的陵寢,小吳哥位於暹粒市以北七公里,相距大吳哥南約一公里,小吳哥整體建築氣勢恢弘,四周圍牆外環繞著寬190公尺的護城河,縱長1500米、橫長1300公尺,總長達5600公尺。據說當年中養有鱷魚用來保護吳哥寺廟的安全,小吳哥的主殿全部建一個長215 公尺、寬187公尺的石頭台基上,台基共分三層,中央有五座聖塔,象徵印度教和佛教中的宇宙中心及諸神之家。(待續)
吳哥窟加金邊六日遊/鄭美卿
- 200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