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農民曆》通行了數百年,成為農家必備的經典,這本薄小精悍的冊子顯然比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那些聖賢書更受歡迎,估計有兩百萬個家庭擁有此書,並經常翻閱。民間通行本內容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歸納一下,大約不出下列四個主要部分:
一、「春牛、芒神圖」:包括「黃帝地母經」、「春社三伏日」、「歲時紀事」。
二、選便吉課:開市、婚課、造葬、神誕日一覽表。
三、每日宜忌。
四、一些附加的資料:像掌紋、面相、姓名學、股市預測、農諺、飲食宜忌、風水生基、周公解夢以及靈符、八卦、清宮珍藏生男育女預測表等等。
農曆使用干支,六十年一個循環,周而復始,上述一、二、三都是舊資料,打開六十年前甚至一百二十年前的農民曆,發覺其間並無差別;天文台也承認,六十年一個周期,氣象史多半重演。第四項略有變化,因為現代人多少讀了一點書,了解社會需要什麼,順應時代潮流,主動提供一些新知。
日子有吉有凶,這是擇日家的傳統觀念,那種吉凶操之在月令,形成一種叫做「十二建除」的關係。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共計十二個,頭尾銜接,所以那些吉凶其實只是五行之間的生剋作用,再用擇日術語寫出,譬如寅年寅日,月日相同,就是建日,主吉;寅月申日,月日六沖,便是破日,主凶。〈十二星斷〉上說,「建宜出行收嫁娶,定宜冠帶滿修倉;破除療病執宜捕,危本安床閉葬良;成開所作成而吉,平乃作事總平常。」原則上說,吉祥之事宜在建滿定成收開這些日子中進行,破壞之事宜在閉危破平除執這些日子中進行。
時至今日,農民曆最大的功能僅止於擇吉,做為開市、動土、喬遷、結婚、安床、入宅的參考,但此事多半交給學有專精的擇日師、算命先生,很少自己處理,否則那些江湖人豈非都要餓肚子。沿襲古代的那些出行、求醫、赴任、栽種、造橋、立碑,早已過時,棄若敝屣了,譬如求醫,難道你會先翻黃曆再去掛號嗎?有個笑話,一間房屋塌了,主人被壓在瓦礫之下,家人試圖把他救出來,主人竟說:「別忙,先找一本黃曆瞧瞧今天適不適合動土……。」執著古法之妙,將被指為迂腐。
台灣的選舉從黨內提名開始,候選人挑吉時領表,挑吉時登記,競選總部成立更是大費周章,其實所謂的吉時還有一些差別,這一天的吉並非人人適用,舉個例說,某日甲午,「宜上表章、上官、赴任、入學、結婚、會親友、出行、移徙、祭祀、開市、立券、納財、栽種」等等,但是有一種人仍然不宜———屬鼠之人,蓋子午相沖,這方面就沒有多少人去思考了。
明朝軍師劉伯溫有一天半夜跟部屬路過某處,覺得街道後面人聲吵雜,十分熱鬧,不知發生什麼事,就叫人過去打聽,一會兒部下回來稟報說,那裏有戶人家正在大興土木,特選這個時辰上樑。劉伯溫又問:「那戶人家是貧窮或者富有?蓋的房子是大或者小?」部下答說:「那是貧窮人家,房子只蓋了小小三、四間。」劉伯溫於是嘆了一口氣,說道:「幫他選時辰上樑的那個日師確實高明,可惜他沒看出這個家族富裕不久。這個時辰上樑,日後一定發達,但是發達之後,他們一定會拆舊屋蓋新屋,原來得蔭的房子一拆,氣全跑光了,馬上恢復原狀。」十幾年後,那個家族果然發得強強滾,但在舊宅拆建之後旋即衰落,就像老軍師斷言的那樣。
有人問:「不按農民曆甚至通書行事,譬如新店開張,故意不挑吉時良辰,難道就註定失敗?」我沒有統計,不得而知。不過,我倒是見過許許多多的公司行號不但選了吉日,還敦請高官顯貴剪綵,最後仍因經營不善而關門大吉。
清朝末年,廣州地方有一家海鮮餐廳開幕,選在某日的辰時(早上七點到九點),祭祀儀式過後,照例燃放鞭炮,說也奇怪,鞭炮竟然放了足足一個多鐘頭,簡直吵死人啦。餐廳對面正好就是廣東布政使司(布政史的衙門),布政史相當於現在的民政廳長,論權勢比民政廳長大很多,他在二樓埋首公文,覺得十分納悶,打開窗戶,探頭察看,原來是家餐廳正在開幕,微笑一下,關窗,繼續辦公。過了一個多鐘頭,他因事驅車入城晉見兩廣總督張之洞,兩人談完公事,泡茶聊天,忽然想到今晨的鞭炮,張之洞據說是四川峨嵋山老猴轉世的,精通中國五術,他掐搯指頭,大笑道:「那個日師實在有夠厲害,此日此時正值三煞,理論上是不能開市的,若遇貴人降臨,就能逢凶化吉,並有激勵的作用。日師知道誰是貴人,敦請閣下剪綵當然不可能,引你照個面總可以吧,他又怕你不探頭,於是想到鞭炮,目的果然達到,我佩服他。」這家餐廳後來生意鼎盛,賺飽了銀兩。
上述那些結論無一不是一廂情願,缺乏認知或辯證的意義,一家公司行號經營的成敗居然與產品的良窳、行銷策略的好壞、資金調度暢通否以及經營者的心態無關,而僅與開市日子的吉凶有關,難昭大信。古人(現在仍然普通存在)堅認一切成敗必與命運、風水甚至一些不可知的機緣有關,一旦經營失敗,立刻諉過於別人而非自己的責任,豈是健康的人生觀。
二
嚴格地說,「歲時記事」才是農民的耕作時間表,被農民遵行如儀。舉個例說,收成好不好,端視雨水充不充足,而雨水多寡,察看「幾龍治水」便知,理論上說,龍越少,雨水越足,來年「七龍治水」,恐有乾旱之虞,這與世俗「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請別急,幾龍治水不單治台灣的水,而是連中國大陸一起治。
「歲時紀事」欄往往擺在農民曆的首頁,以利閱讀,但下列記述已無多少人理解了,特地介紹並說明如下:
(一)「七龍治水」:地支「辰」在生肖為龍,春節後幾日遇辰,便是幾龍治水;丙子年春節是丁酉日,第七日遇辰,故為「七龍治水」。
(二)「蠶食一葉」:葉指納音木,春節後逢納音木者便是,丁酉日的翌日戊戌就是木,故為「蠶食一葉」。
(三)「二姑把蠶」:此則紀事將預測一年的蠶業興衰;寅申巳亥之年為一姑把蠶,子午卯酉年為二姑把蠶,辰戌丑未年為三姑把蠶。
(四)「四牛耕地」:地支「丑」在生肖為牛,春節後幾日遇丑,便是幾牛耕地;春節丁酉,第四日遇丑,故為「四牛耕地」。
(五)「六日得辛」:辛日為祭拜玉皇大帝的吉日,春節後逢辛之日便是;丁酉日起第四日逢辛,故為「四日逢辛」。
這些古老經驗在資訊封閉的年代也許還有人遵從,反正無魚蝦也好,現代人與其相信幾龍治水,不如收看氣象台的消息;中國江南一帶養蠶,盛產蠶絲,所以幾姑把蠶、蠶食幾葉也許還有人注意,台灣只有極少數人養蠶,其他行業不會去理你。農村都市化後,農民曆的權威受到挑戰與質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春牛圖」的作用是祭祀,根據《協紀辨方》記載,「立春前一日,府州縣官先祭拜芒神,再迎春牛芒神安置於衙門,立春當天,用綵杖鞭春牛,有出土牛送寒氣之意」,即使如此,那也是官方的事,與庶民何干。
春牛高度是固定的,象徵一年四季;身長八尺,象徵八節;尾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牛的顏色每年不同,視流年干支而定,丙子年天干丙五行屬火,牛頭色紅;地支子屬水,牛身色黑;牛腹取納音,丙子為水,其色為黑。芒神就是那個牛郎,身高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身材年齡由地支決定,子午卯酉年者「面如少壯」;芒神穿青衣、白腰帶,因為立春之日為辛未,辰戌丑未日一概「青衣白腰帶」。
三
〈今年運勢如何?〉是一篇熱門文章,許多人首先翻到這一頁,找出自己的生肖,按圖索驥,來年的吉凶福禍了然於胸,顯比「歲時紀事」更受歡迎。此文誰制定的,已不可考,極可能是擇日先生的傑作。使用生肖算命,等於把人分成十二等分,每個生肖在這一年中的窮通禍福相同,簡直比西洋十二星座還要粗糙。特舉鼠年生人為例,討論他們的運勢消長。
(一)「將星坐守,應可迎祥集福,陞官晉祿,財源滾滾,家道亨通。」這些都是吉祥如意的事項。
(二)不過,「太歲值垣,兼有劍鋒伏屍等凶曜同位,吉少凶多,險惡之至。俗稱太歲當頭坐,有災兼有禍,故疾病耗財,不測災來,主有凶災磨難,病患破財徒刑牢獄之劫。」凶禍更多更嚇人。
在知命者看來,不過是玩弄文字魔術罷了。吉凶並列,究竟是吉或凶,就費猜疑了。預言文字本來就是含混夾雜、模稜兩可,那才能符合多數人的需要。有人確實事事如意,術者會說:「陞官晉祿,財源廣進,裏面寫得一清二楚。」萬一大禍臨頭,他們更是胸有成竹答曰:「我不是告訴你太歲當頭坐,有災兼有禍嗎?」
怎樣閱讀農民曆/天 行
- 200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