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似乎不是一個平靜的年份,除了新冠肺炎肆虐造成重大傷亡之外,今年夏季大陸超過一半省份發大水,嚴重的汛期淹沒家園、沖毀橋樑與道路,導致千萬居民無家可歸之慘劇;無獨有偶在日本九州地區也遭遇洪水之害,原本山川秀麗、風光明媚的風景區,瞬間變成滿目瘡痍而柔腸寸斷的災區。
「滾滾雨水從天而降所造成的威力,一時之間大地已經被洪水吞沒,那種讓人備感驚心動魄的聲響,像似傳說故事『李伯大夢』當中,那些轟隆巨響的砲彈聲音,然後接著就是天搖地動的晃動,房子與道路應聲倒塌與毀損,此刻想起來仍然讓人覺得心悸猶存。」媒體引述被救起民眾滿臉驚恐的情形,可見大自然所帶來的破壞威力是何等驚人!
其實這種來自於大自然所引發的聲音,有一些像似清風徐來的微風天籟,還有一種隨著閃電而來的打雷聲,更有委婉悅耳的蟲鳴鳥啼聲,當然也有上述災難來臨之前所隱藏的聲音。
綜觀這些形形色色的大自然聲響,不禁讓我們想到一個虛擬又實際的話題,那就是《歲月的跫音》之聲音,此種聲響對於人們而言,不但是一種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圖騰,而且描述類似歲月流逝的心情記事,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因而凸顯出另外一種情愫之餘,更可以當作茶餘飯後閒聊的知心與感性之議題。
提到歲月的跫音,首先讓我們想起一位很有質感畫家的作品,那就是出身於法國貴族世家的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之畫作,其作品大都受到世界各大美術館所珍藏。
每當人們在欣賞竇加的作品之際,不但看到了他所紀錄家族成員的肖像,也看到了當時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庶民生活紀錄,所以彷彿從中聆聽到當時歐洲社會結構所釋放的聲音;換言之,也就是人們所熟悉歲月跫音的另外一種詮釋。
二○一四年是十九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竇加》出生一八○年紀念,世界各地紛紛舉辦畫展藉以懷念這一位寫實的畫家。
我們經過史學、美學和藝術造詣頗深的蔣勳老師之介紹,不但大致了解這位畫家的生平與作品風格,尤其在老師詳實而細膩的導讀之下,讓我們可以靜靜欣賞《竇加》的美學內涵,尤其是他凝視繁華落盡而詮釋孤獨的內心世界,使得其創作具有個人冷靜、透視內心世界與呈現孤寂風格之特質,因而讓人得以隨著其作品而走入他所仔細觀察的生活浮世繪,所以在層層鋪陳的畫布之中,發現了足以讓人心情悸動與極其驚艷的境界。
雖然《竇加》當時和寫實派和印象派大師《馬奈--douard Manet》交往和一起創作,並且加入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展覽,可是他本人卻否認自己是純粹的印象派,反而聚焦於當時社會上細微之現象,尤其特別是經歷過法國大革命、歐洲工業革命、以及美國內戰和經濟逐漸蓬勃發展的影響,因此使得出身於貴族的《竇加》,從豐衣足食的貴族生活圈走到普羅大眾之中。
從《竇加》許多描述庶民生活的畫作來看,他似乎比較在乎整體社會所牽引的脈動,對於中產階級生活面向之觀察更為敏銳,因而其作品彷彿是一部鮮明和寫實的歷史紀錄,記載著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與經濟變化之實況,是一個讓人感到很親切、畫風寫實和願意進一步了解的畫家。
由於他的作品充滿中產階級生活之點點滴滴,好比他記錄當時布爾喬亞所喜歡的《賽馬》活動時,雖然呈現了賽馬場、下賭注的觀眾、賽馬與騎士等畫面,但是他所聚焦的主、僕之分際,卻讓人玩味再三而饒富趣味。
在畫家眼中的賽馬活動,充斥著商業利益和賭徒的僥倖心態確實讓他著迷,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畫著馬的各種動態,奔跑、靜止、踏步和衝刺等畫面,捕捉最真實馬匹的神情姿態,有別於宮廷古典畫家所呈現馬匹的英姿,可是比較趨近於事實的描述,反而散發出讓人樂於親近的風格和氣質。
因此蔣勳老師說,在賽馬場裡的馬匹種動作,畫家彷彿看到了一種生命為自己存活而努力的內涵。
基於這樣細膩的觀察,《竇加》有關於馬匹的畫作,大都用一種極其寫實而且讓人沉思良久的角度切入作畫,有些是賽馬和騎士在賽前巡禮留下的光與影,有的則是騎士騎著馬匹在草原踱步,並且迎向光明山丘的作品,大部分總是有意無意的敘述一種心情、一段故事和令人遐思的啟示,更隱約記錄了歲月的跫音。
提到畫家所詮釋的畫作與內涵,我們不但看到了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繁華景致,並且像似《紅樓夢》所隱藏在繁華落盡而極其蒼涼的宿命,因而感覺到歲月的跫音,不再是虛擬的想像而已,反而是一種具體可見的圖騰;在可以觸摸的圖騰當中,我們看到了歲月的消逝和蘊藏其中的故事,所以讓人感動、使人傷心、或是引起感嘆不已而不勝唏噓的掌故,都可以在畫作中躍然而出。
也許藝術欣賞的角度大都是頗具主觀性,即使面對同一幅畫作之際,每一個人所領悟、分析和解讀的切入點並不盡相同,這些不一樣的感受和解讀,當然取決個人的出生、成長或教育所吸吮之養分不同而異,也因為如此具有多樣性的詮釋和領悟,所以造就一件藝術品的深度與內涵,絕對是蘊藏著難以言喻的價值。
每當人們欣賞《竇加》的畫作時,或許可以從古典美學的框架中跳脫出來,然後走入普羅大眾所熟悉的範疇,並且在布爾喬亞所關注的世界中,因而感到喜悅、歡心、傷心和失落,這是有血有肉的心領神會,也必定是最為真實的情愫宣洩。
回到我們所關注的傾聽歲月跫音之議題,人們可以藉由凝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之際,同時能夠發現偶然具有孤獨的內涵,甚至進而擁抱孤寂、享受寂寥人生和嘗試昇華之後,進入拈花微笑而超脫塵世的境界。
提到繁華落盡與擁抱孤寂的感受,其實每個人大都曾經擁有過這樣的心境,只是有些人會用放蕩不?的心情面對,所以認為那是瀟灑的象徵;也有的人則採取逃避的態度以對,願意當作縮著脖子的鴕鳥而無所謂;更有人勇於迎接類似孤寂的內心世界,然後當作生命過程的必然與偶然,在兩相交替而摻雜在一起的情境之下,抱持著坦然以對的心情而融入此一無色界。
談到這些隸屬於藝術範疇的話題,我們發現原來上述所詮釋歲月的跫音,果然不是一種虛擬之圖騰,也唯有運用敏銳的心靈來感受,才能夠從紛亂而雜沓的喧囂裡,找到一種讓內心世界晶瑩剔透的妙方,因而享有美妙無限的生活美學了。
倘若欣賞藝術作品可以達到這樣的心境,聆聽歲月的跫音又可以進入豁達之境界,那麼所有圍繞在生活周圍的文化、藝術、文學、政治或經濟等面向,當然都具有豐富之意涵,也就是蘊藏著生命哲理和本質,因而讓人生更瑰麗、繽紛燦爛而且充滿趣味,想必這就也是傾聽歲月跫音之餘,其所牽引而來極其美妙的生命領悟了。
傾聽歲月的跫音/林清陽
-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