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國共內戰期間,母親揹著我一路飄洋過海逃難來到台灣,也就是台灣眷村第二代,家住高雄縣小港新村,我是家中排行老大。當時台灣整體經濟環境都不好,眷村裡每戶人家都是靠微簿的糧餉度日,經常花費過頭時,父親就要向部隊借下個月的糧餉,當時借餉、借糧的日子,現在人是很難想像的。為了想改善生活,大家都想辦法兼差搞副業,有人在家開設雜貨店,賣點家庭常需的日用品,當時運輸業不發達,有人就合買一輛老舊貨車,為工地載運一些砂石、土方,賺取微薄工資。爸爸也在村子圍牆邊空地,蓋了一間小雜貨店。
記得上幼稚園的第一天,是母親陪我去的,來到幼稚園大門,看到幼稚園裡有很多小朋友及鞦韆、溜滑梯,很想跑去玩,可是當下就是不肯放掉母親的手,經過老師的哄騙,好不容易進了幼稚園,再回頭一看,母親不見了,立刻抓住大門的鐵欄杆,放聲大哭要找媽媽,被老師再次哄騙,安住下來,當下哭鬧的應該不只我一個,或許這就是求學過程中必經的陣痛吧!
小學是讀「小港國小」,一到五年級我成績都在中上,當時小學升初中是要考試的,考不上就沒有學校可讀,而那時都市與鄉下學生的學習程度是有差距,父親害怕我考不上初中,在六年級上學期,就想辦法遷戶籍到高雄市,到一間戶籍地附近的「前金國小」就讀,每天從小港搭14路公車上學,或許因為大家都想考上好初中,轉到高雄就學的人不少,上學時間不是「搭」公車,而是「擠」公車。記得有次搭車的人實在太多,有幸擠上了那班車,但是我的便當卻被擠掉,便當盒被踩到變型,中午就沒得吃了。因為車程的關係,每次到校都會遲到,該校對遲到學生處罰很嚴厲,要在大門口罰站,一直站到升旗典禮完畢,回到教室還要被級任導師處罰。我記得當時我們班的級任導師是姓「冷」,當然我還記得他的姓名,因為他處罰孩子,不是用竹鞭,而是用圓型竹棍敲腦袋,敲得孩子哇哇叫痛,看到這一幕,害怕哪天我也會被敲腦袋,因為害怕被打,確實也會逼著自己用功,老師交待的課文,每篇都會背。但是每天通勤,難免會遲到,於是下定決心,只要遲到絕不進學校,開始逃學,到高雄市各處閒逛,在愛河邊看人下棋。記得有一天在西仔灣有一外國「白雪滑水團」來台表演,我用步行走去觀看。身上零用錢快花光了,剩下幾毛錢,只能買枝甘蔗來啃,用甘蔗汁來充飢。晚上回到家,卻不敢進屋見爸媽(如果見面,準是一頓毒打),就躲在後院廢棄桌子下睡,沒幾天不知如何被爸爸找到,為了不想被打,就一直往田裡跑,爸爸體力沒有我好,最後我知道無處可去,就跑回我家的雜貨店,並將門窗上鎖,鄰居爸媽都來相勸,孩子回來就好,叫爸爸不要打我。後來爸爸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又從「前金國小」轉回「小港國小」。我們那班是一位大陸流亡學生擔任導師,鄉音蠻重的。他知道我們這班是要升初中的,對我們這班持別好,晚上免費幫我們補習,他的姓名我還記得-劉飄鴻。他為了吸引同學來複習功課,每天在課前會講故事,記得當時是講「基度山恩仇記」,內容確實很吸引同學,到畢業時還沒有講完。我們教室是靠近水溝邊,晚上蚊子很多,為了防蚊咬,我們會買一條棉繩,掛在桌角邊,點燃後立刻吹熄,就會冒起陣陣煙,可以驅趕蚊子。記得有一次我和鄰居同學遲到,站在門口看到老師正在訓勉同學,才知道是老師尚未到教室之前,同學沒有靜下來複習課業,反而在教室內嬉鬧,老師看到非常生氣,目的是要求我們用功,考試快到了,不能再浪費時間,因為老師動之情,老師先哭,全班同學都跟著哭成一團,我和那位 同學站在教室門口,也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跟著哭,感恩劉飄鴻老師對我們這麼樣的付出,那種感動到現在不曾忘懷。
當年畢業即考上高雄市「市立三中」,校長是陳定閣先生,每天早上進學校大門,校長一定站在校門內看著每位同學,若有服裝不整的立即糾正,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有次朝會時,我們班是站在左邊最後一排,我與旁邊同學講話,沒想到校長從司令台上,直衝下來到我面前,對我左胸膛就是一拳,當下我整個人愣住,還以為是校長找錯人,因為是自己的不對,對校長不但沒有怨恨,反而十分敬佩校長辦學的認真。初二時學業成績跟不上,留級一年,初中共讀了四年,到初三時想到又要考高中了,自發性的用功讀書,反正上下班(學)時間,幾乎每班公車都客滿,過站不停,不如放學後自己留在學校讀書,畢業後終於考上「省立鳳山高中」,三年順利畢業。畢業後第一年參加大專聯考,因為考前重感冒,精神不濟,未能考取。爸爸並沒有因而放棄我,籌錢讓我一人在台北市「建國補習班」補習一年。當第二年要考試前,偏偏又遇到重感冒(發燒),成績還是不理想,後來參加軍校聯合招生,才考上政戰學校學校法律系。四年順利讀完,畢業後被分發到台東泰源監獄工作擔任監獄官,因為一年後馬上要面對軍法官特考,除了工作外就是讀書,隔年通過特考及格,一年後改派為軍法官職缺,軍中生涯二十二年退伍,轉任律師一直到現在。
現在回頭想想,我的成長與求學過程,好似早已安排好的,中間或許有自己的努力,但如果沒有父母親不放棄的養育之恩,及所有嚴格鞭策或動情善誘教過我的老師,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母親節、父親節剛過不久,接著是教師節,感謝天下所有的教師,你們辛苦了。
憶-親情與師恩/酈長春
-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