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鄉賢鄭思肖思想及其人格之探微/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教授 曹常仁

  • 2013-04-28
 壹、緒論
 史學家陳寅恪特別推崇思肖先生,在《柳如是別傳》中曾言「所南心史,固非吳井之藏;孫盛陽秋,同是遼東舊本」。史學家郭沫若亦大讚崇思肖先生為「民族意識最強烈的人」。思想家梁啟超更窮日夜之力讀《心史》,每盡一篇輒熱血「騰躍一度」,梁氏說:「此書一日在天壤,則先生之精神與中國永無盡也」。科學家、散文家陳之藩一篇「失根的蘭花」膾炙人口,其中曾引畫家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其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行枯萎了,被選為六十年代國民中學國文課本第五冊之中,令人記憶深刻。台灣師大研究生楊麗圭則稱思肖為宋之處士。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曾引用的一句詩「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即出自思肖先生的《德佑二年歲旦》:「力不勝於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連江縣志》、《蘇州縣志》皆列有思肖先生傳文。連江(馬祖)故縣長劉立群常常在馬祖重要研討會及會議時提及思肖先生畫蘭之事,甚讚其為連江縣籍之先賢。總之,思肖先生志節與行誼為世人所贊嘆,為我連江人之榮耀。雖然大陸連江縣已成立鄭思肖文化研究會,以示發揚,但對筆者而言乃為陌生,腦中仍存有諸多好奇或疑惑,而著手搜集資料,撰寫此短文,俾增對鄉賢之印象,以下略述其思想與行誼,亦表示對思肖先生之景仰。
 貳、生平
 鄭思肖(1241-1318 年),(另一說生於約1289 年前後,約宋亡後10 年前後在世,年約78 歲或生卒年均不詳)。南宋詩人、書畫家、道學處士。原名不詳,宋亡後,改名思肖(寓思趙宋之意),字所南,又作憶翁、億翁,表示不忘故國;又號一是居士,自稱三外野人、菊山後人、景定詩人、三外老夫等,祖籍連江縣透堡東導村(今塘裏嶺兜村人)。出生於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 ,且生長在詩書傳家之家庭。曾為初乙太學上舍生,為太學資優生,應博學鴻詞科試,授和靖書院山長。會元兵南下,叩闕上書,未見採納。宋亡,隱居吳下或吳縣或平江(今蘇州),寄食報國寺,坐臥必向南,以示不忘宋室,因之亦號「所南」。其居室亦題為「本穴世界」,拆字組合,將「本」字之「十」置於「穴」中,隱寓「大宋」二字。坐必南向,歲時伏臘,必向南野哭。聞北語,必掩耳而走。疾亟,托唐東嶼書一「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之牌位,語訖而卒。工畫梅蘭,易朝代後,即絕筆。終身不娶,浪遊無定蹤,名列蘇州賢士林。幼時矢志讀書,懷報國大志。壯年時,正值南宋末年,蒙古繼金兵之後,不斷南侵。國破家亡的社會大動亂,力陳救國之策,石沉大海,痛心疾首,孤身隱居蘇州。性剛介,有志操,寄情詩畫,善畫墨蘭,著有《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參、父親影響
 其父鄭震(1199-1266)初名震,字叔起,號菊山,淳祐道學君子,為人正直,一生從事教學,曾主持過安定、靖山和平江(今蘇州)書院等山長。宋淳祐年間,其父和太學諸生「伏闕言奸相史嵩之,奉旨免解」。淳祐七年,即思肖七歲時,其父從江陵歸來,舉家遷往西湖長橋。同年,丞相鄭清之以侍讀入朝,船停泊在湧金門外,朝廷準備任命他為丞相。憂國憂民之鄭震對此深感不滿,即登鄭清之門,數其誤國,並大咒:「端平敗相,何堪再壞天下耳!」鄭清之惱怒,將鄭氏全家逮捕入獄,京兆尹趙與竹將其家人釋放。鄭震生平「人物昂然,氣節挺然」,思肖耳濡目染,少時秉承父學,明忠孝廉義,深受其父志行節操之影響。
 肆、思想概述
 謹簡述鄭氏民族思想、藝文思想、人格志節等,闡其精神,以明其大志。
 一、民族思想
 鄭氏是宋元之際民族氣節之愛國詩人和畫家。其行誼足稱為人景仰之奇人,學習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之精神,不屈服元人之統治,自稱「孤臣」。其身上流著憂國憂民之熱血。深受其父愛國思想薰陶,又目睹元兵節節南下,塗炭之慘劇和黎民流離失所痛苦,其思想著述每每與國家人民息息相關。誠如其所吟言「如今好棄毛錐子,望北長驅馬一鞭」,其心始終為救國而興動。對社稷事務關心注意乃書生力諫之典範,在其著作中一表無遺。
 二、學術及藝文思想
 (一)《心史》列入四庫全書《書目》,體例特殊
 明崇禎十一年(1638 年),蘇州大旱,百姓紛紛買水而飲之。是年冬十一月初八日,一僧人在城內承天寺掘井取水,於枯井中挖出一鐵盒,上書:大宋孤臣鄭思肖《鐵函心史》,德佑九年佛生日封。令人稱奇地是該書稿歷經宋、元、明三代300多年,依然紙墨如新。書稿收有鹹淳集一卷、大義集一卷、中興集2卷,計有詩250首,雜文40篇。鄭氏自35歲後,便離家從此浪跡於吳中名山、道觀、禪院,抒發愛國情操之詩文,而名為《心史》。該書一經刊印,頓時轟動士林。
 其書作乃血淚凝成,其骨錚錚,其心昭昭,顯示其一生堅貞民族氣節。其著述後來被收入四庫全書之《書目》,載入了《中國文學發展史》脈絡。中國歷史著作與史冊多如牛毛,而以內在心理思惟形式,呈現時代心聲則不多,為歷史新的題材。而《心史》文字含藏血淚,謳歌南宋愛國志士,痛斥奸臣佞徒,控訴了元的暴行,充分表述忠誠。如在《過徐子方書塾》詩中言:「不知今日月,但夢宋山川」;在《八勵》詩中又言:「淚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足證忠肝義膽。誠如陳福康論證《心史》之奇,在《井中奇書考》中詳論《心史》出井與刊刻經過、明刊本的序跋、《心史》與明清之際愛國文人之關係,證實《心史》之實為奇書一本。
(二)畫蘭與菊風格奇特
 鄭氏畫蘭與寒菊皆是借物抒情言志。畫蘭多疏花簡葉,用極簡淡之筆墨撇出一花數葉,亦不畫土,而自由揮灑,天真清氣,益顯花的品格不凡。畫上題詩: 「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鈴有「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眼空闊,清風萬古」,反映了畫者之品格。據都穆《寓言編》記載,鄭氏所寫墨蘭疏花簡葉,根不著土。人問其故,答曰:「土為蕃人奪去,忍著耶?」畫面清簡至極,僅幾片疏葉,兩朵花蕊,不著地,不見根,然卻兼具剛柔相濟之質,而無根之本身更是表達出對前朝故國之情思。又據《梧溪集》記載,曾有縣令向鄭氏索畫不得,鄭氏曰:「頭可得,蘭不可得」。此即為其耿直不阿性格。另外,鄭氏自題七絕一首,詩曰:「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家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詩中將蘭花擬人化,表達其高潔清雅、超然脫俗的志趣。其墨蘭,與趙孟堅並稱,有論者謂:趙氏得蘭之姿,而鄭得蘭之質。
 其次,鄭氏《題寒菊》中「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藉菊言志,菊花寧可一直守在枝頭,何曾被北風吹落在塵土,此是鄭氏氣節寫照。菊花孤傲、清高、堅持理想和信仰之高尚。與一般讚頌菊花不俗豔,不媚屈之詩歌不同,深隱詩人遭際和理想追求菊花之詩。「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闡述菊花不與百花同時開放,是不隨俗,不媚時之寒花。「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則言菊花寧願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描繪了傲骨淩霜,孤傲絕俗之花色,表示文士堅守高尚節操,寧死不肯向元朝投降之決心。此為鄭氏獨特畫蘭與寒菊藝文風格與感悟。
 (三)論詩含靈氣
 鄭氏認為詩是天地、人心「靈氣」之表現。其詩多以懷念故國鄉土為主題,表現了忠於趙宋的堅貞氣節,留下了許多吟詠「醉鄉」詩作,醉鄉之境初看起來是一種神仙式之漫遊世界,但其背後則深深寄託心志、廓清遠大理想。此外,根據道教神仙故事創作了許多題圖詩,此類作品實際上是其「醉鄉」夢景之繼續,除了磨礪心志意義之外,尚力圖創造詩文畫作靈氣之表現。
 (四)書風富禪機
 鄭氏書法,避去傳統技巧,直接而單純,極近似宋元時代禪僧書風。例如畫蘭花不畫根,象徵君子失去了生長之鄉土。所題字書猶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自由奔放,富有禪意。
 (五)道教思想獨到
 鄭氏信奉道教,屬靈寶教派,研究亡祭煉術,著有《太極祭煉內法》一卷,《太極祭煉內法議略》二卷,在道教史上佔一席之地。其祭煉之見解:一是重內心修持,認為「吾之一心,天地萬化之主」、「心專則境現,心散則境亡」,強調行祭煉法時,「須常行內煉法,內養精神,外守戒行」強調和緩進行,「祭煉時,最忌性急謾,爾作用一過為塞」。二是祭煉應當在寂靜環境進行,才能達到目的。
 「寂靜則神氣冷然而清,神光炯然而明,攝葷俱入光明之域,無地不燭,何罪不消。喧動則神懵懵而昏,神光黯黯而晦,與幽魂同沉於冥滯之場」。三是祭煉時主張默念,「密默作用則在心不在口,心中默念則與幽冥潛通」,提倡靜坐越久越好,「如能靜室中閉目寂默坐一更餘,乃默念行持作用是為內煉」。四是祭煉分成「祭」、「煉」、「度」三種境界,其中以「度」為最高境界,衹是具備德行的人才能達到。五是佛教思想融入祭煉內法中,將大慈大悲之心提高到與祭煉內法之地位,和祭煉內法相輔相成。「若能持此大慈大悲,加之以行我祭煉內法,可謂上品祭煉也」。對一切鬼神平等,「一一眾生,夙命不同,今隨其業,各觀淨食」。《太極祭煉內法》融有儒學「至誠」、「歸仁」觀念,又吸取佛教「破色空於有無」、「眾生平等」觀念,帶有儒、釋、道之精神。鄭氏並未削髮為僧,因其除信奉佛理之外,尚摻雜了儒、道之學,晚年潛心探究天人性命之學。
 (六)礦物學之先知
 宋大德8 年(1304),鄭氏在《答吳山問遠遊觀地理書》中,提出礦床成因於地下水在岩石裂隙中迴圈而形成之看法,已具有現代「礦物學」之知識觀念,令人訝異。
 三、人格志節
 (一)忠孝仁義
 鄭氏認為人在世應有優良品行,雖貧賤也可推薦親近,無優良品行,雖富貴不可接觸,重視忠孝仁義,敦家睦鄉之義行,在其《自戒》中言「 有行,至貧至賤可以進之;無行,至富至貴不可親之。何也?有行之人,綱紀森然,動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忠孝仁義,睦於家,藹於鄉,不以害遺於人,斷無後殃。無行之人,譎佞殘妒,塞於胸間,心目所至,悉犯於理,貪涎滿吻,並包之心熾然,使得時則以勢劫之矣,雖死且有謀,餘孽猶毒於人,必難終以福。……妄以言議人,則幾於小人;能自檢其身,則不失為君子」。可見其卓然立身自戒之道。
 (二)高風亮節
 鄭氏敢於表現自己,畫菊詩書出菊花寧願枯死枝頭,決不被北風吹落的傲骨,描繪了菊花鬥雪忠臣淩霜、孤傲絕俗的高風亮節。菊花高潔、堅貞操守。每到深秋,在眾花凋零,無景物可觀之時,人們就會在野徑中,石壁裏,寒潭邊看到黃澄澄的菊花,秋風吹來,體態婀娜,風姿綽約像美人。雖生在荒郊野外,卻不頹敗,不荒蕪,依然保持冷豔和清逸,清氣四溢,讓人精神頓爽。顯示其獨特的人生,不屈不移之精神。
 (三)淡薄風清
 南宋滅亡後,鄭氏學習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統治,自稱“孤臣”。因肖是趙(趙是宋的國姓)的簡字,所以改名思肖,大小憶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懷念趙宋之意。鄭氏作畫「不妄與人」,更無售畫之心。而是「生惟嗜食菜,貧亦恥言錢」。維繫生計三十畝田,將田產「寄之城南報國寺,以田歲入寺為祠其祖禰,……並館谷於焉」。自己只留數畝田,為貼補衣食之需。曾對佃戶曰:「我死則汝主之」。鄭氏宿於佛寺,「一室蕭然」,平素「頭戴爛紗巾,腳踏破鞋底」,後轉居蘇州陋巷,仍是「屋中無所有,事事不具足」。淡薄名利,令人景仰。
 (四)漂泊動盪
 鄭氏在寓居蘇州歲月,偏安一隅、日見衰弱南宋王朝,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多事之秋。因戰亂頻仍,時局艱危,家境貧寒,使得鄭氏肖在蘇州居無定所,屢屢搬遷。據鄭氏《三膜堂記》載,在十多年的時間中,曾七次遷居。遷徙期間,每居一處,長則十年,短的僅僅居住一年,就開始遷居,可見當時時局之動盪,亦顯其漂泊波折,不以為意。
 伍、結語
 鄭氏才藝出眾,文學奇葩,高風亮節,愛惡分明,立身立德,士人典範,是真君子之文士,宛如蘭菊清純高雅,傳承著中華民族精神,從偉大民族精神力量中,拯救國家,愛國正氣凜然,仍是民族之魂。懷念思肖先生,讓其思想人格和詩作,永遠傳頌。我連江子弟更應在錚錚史實,傳統歷史文獻中找出新文化之內涵,發揚崇高之道德情操,而思肖先生思想確實帶來吾人諸多啟示。思肖先生思想豐富,現今當局要創造文化的馬祖,不妨深究思肖先生思想,可另添文化一新元素,至少在歷史文物館中可存放思肖先生畫作詩篇,與連江革命烈士事蹟,相互輝映,俾讓世人觀賞與景仰,僅此野人獻曝,草率行文,仍請方家多多指正。
 參考文獻
 中華博物審編委員會。鄭思肖,中國古代名人錄。http://www.gg-art.com/dictionary/dcontent_b.php?bookid=34&name=%BEG&columns=3&bookdetailid=58478 。
 《太極祭煉內法》,《正統道藏》第17 冊。
 《鄭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鄭思肖。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91%E6%80%9D%E8%82%96。
 鄭思肖。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8564.htm。
 《福州鄉土文化彙編》,福州晚報社1990年4月第1版。
 楊麗圭(1977)。鄭思肖研究及其詩箋注。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德毓。鄭思肖及其道教思想。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3/A302/A3113/A3040807.htm。
 邱景雍纂修(1989)。民國版《連江縣誌》卷23 列傳。
 鄭思肖半身像取自清代顧沅輯,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清孔繼堯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