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教育奠基史略 民國38至45年教育拓荒期/文/林金炎

  • 2013-07-07
 前言
 從馬祖發展的歷史,概略可知初始為移墾的漁農社會,從乾隆晚期開海禁

後,沿海漁民來此澳口棲息,搭建漁寮,成了漁汛季節的畸形繁榮,漁汛過

後,依然是幾個孤懸海外的荒涼島嶼,僅少數看守漁寮、漁具的漁戶,或雇

工留守,過著開墾荒地,自給自足的原始生活。
 清末,沿海漁戶或同鄉姻戚,聚集澳口,形成集村,乃至民初、北伐、抗

戰,在動盪的政局裡,窮鄉僻壤,民風閉塞,政府對此三五零星島嶼,鞭長

莫及,這兒毫無教育文化可言,漁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工作,只為

了換取溫飽。
 民國23年,為防台、澎的日寇,國府重視沿海海防之安全,實施保甲編查

,編設保甲行政組織後,移墾民眾漸多,一些鄉紳才重視教育子弟,從認字

到禮聘私塾,始有「書齋」、「請齋」的興起,以及在人家家裡辦學的,又

叫「人家齋」。
 自大陸棄守,退據海島被住民稱做「兩個聲」的國軍進駐,雖為殘兵敗將

,但不乏有知識分子,他們一面構築工事;確保馬祖,一面加強建設,改善

民生,進而仿照近代教育,於各島設立民眾識字班,或借民房,或借廟宇,

雖設備簡陋,但學校雛型儼然而成。
 初始教育
 馬祖列島在未興學之前,各村都擁有一兩位有識之士,他們曾在福州讀過

書,能講普通話,像牛角的陳爐香(曾任婦女會隊長)、陳聯輝、陳聯珠(

曾任國語翻譯官),珠螺吳元釵、津沙林柏濟、清水吳良泰、鐵板劉宜瑞、

福澳林岑如等人。
 津沙村早在抗戰前後;就有地方仕紳,例如:習醫的林宜芳先生教私塾,

因值戰事,中央銀行鈔幣不值錢,故束脩多以穀來計。而教授講述之課本有

《上孟》、《下孟》、《幼學瓊林》、《三字經》、《五言雜字》,除外,

舉凡:「人生必需品,油鹽醬醋茶…」均為教材之一。
 民國32年,偽軍鄭德民部盤據東引期間,在該島天后宮辦學:「德光學校

」,未幾便解散。
 國軍初戍列島,看到村落內,那家房舍大且新,就強行進駐為營房,拆民

房門板當床;殺豬隻以充飢,穿著邋遢破軍服,腳繫草鞋的敗兵,不討村民

喜歡。
 直到設馬祖行政公署(民國39年底)於復興村(張祥壽家),其最大德政

就是「興學」,民國40年夏,積極興建國民學校,遵行國家法令,落實村有

學校的義務教育。各村學校成立之初,無正式校舍,多借用廟宇或大戶人家

房舍,各項設備欠缺,當時家長仍需子女協助從事生產勞作,多數不願送子

女入學,經鄉、村公所苦口婆心勸導,指導員挨家拜訪,從半強迫到1年後

的強迫入學,家長才由被動變主動,送子女赴校接受教育薰陶,村「保丁」

協助吹「螺角(管)」為上學鐘聲,學童自帶椅子,自帶書包,先生(老師

)在木板書寫,學生就坐在地上抄寫,據津沙村林伯庚先生的記述:當時老

師書寫的第一課為:「新書一冊、先生講,學生聽,先讀字音,後解字義。

」、第二課:「午飯時,天氣熱,黑雲起,大雨至,電光閃閃,雷聲隆隆。

」、第三課:「牛力大,能耕田,能挽車,其肉可食,其乳可飲、其角與皮

皆可製品。」說明牛的用途。
 當時也有文言文教學,學校設在津沙天后宮,該宮建築宏偉,大於馬港和

鐵板,相傳抗清英雄蔡牽在此有行館。該宮有三落厝,中有天井,設有戲台

,60年代為駐軍拆遷重建,宮外常有村民聚集打牌,宮內教室用床板或門板

為黑板,老師將教材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寫。首批教員有鄭立桐(福清人

)、熊琦、劉瑞文(林滄圃女婿)。學校雛形妥善後,也為成人附設了民眾

夜間國語補習班,讓失學民眾在農、漁工作之餘,學習識字講國語,另也增

授生產技能及政治常識,教養兼施,使荒島漁村脫胎換骨,對掃除地方文盲

,其功不可沒。
 同年底,白肯區行政區長林功庸,恢復設置吳航中心學校,由林華璇當任

校長,初始老師有林湖舫、陳雲熙擔任,之後由海保部隊楊玉麟、楊文炳、

姜漢聲擔任教師。國語第一課內容是:「來來來,來遊戲,去去去,去上學

」,當時校內的遊戲也只有踢毽子,或用漁家削的細竹子當跳繩。楊文炳老

師有美術天分,還在學校外牆繪製「二十四孝」圖案呢!
 西尾土地肥沃、種田人多,又有漁港,打漁人也多,故設立西尾國民學校

於侯仁祥家,分低級和中級二班,由劉志行主任和女老師教學,無桌無凳,

課本是由墨印製而成。珠螺國校則由海保部隊林青(福州人)為主任,後改

王永昆,老師有周渭文、姜玉倫,那時是一、二年級一間教室,混齡教學,

採複式二部制。
 附一:馬詛行政公署(民國40年各區村國民學校統計表)
 ※各校受校舍限制,均採單級複式授課,而浮鷹、四礵、岱山、東湧各區

則在籌備辨理中。
 這期間各區民眾夜校識字人數,則分為自衛隊和婦女隊,其中,也有一兩

個村莊將失學適齡兒童也加入一併教學。民國40年南竿區(含山隴、牛角、

福澳、珠螺、馬祖、西尾、津沙、鐵板、梅石)各民眾夜校附在國民學校內

,計有民眾學生709人。其中自衛隊313人。婦女隊327人,兒童隊69人。北

竿區(含塘岐、后澳、橋仔、芹壁、坂里、白沙)除大坵分校沒附設外,其

他六校計553人,白肯區(含田澳、西坵、青東、青西、福正、大坪)288人

,東湧未見填報統計,倒是未淪陷的西洋區夜校則有50人。南、北竿區另設

有「民眾國語補習班」,以16歲至25歲之壯丁參加,其他各區因交通不便,

暫緩辦理。
 附二:馬祖列島41學年度學校人數統計表
 是年8月,東湧南澳中柳村成立了「東湧國校」,也附設民眾教育班,借

民房3間授課,有教員5人。
 民國42年,列島恢復設置連江、長樂兩縣(羅源縣尚在籌設中),省府並

在此設置閩東北行署,就近指揮監督。教育方面,師資乃感缺乏,各校設備

也簡陋,為集中人力、物力,教育也做適當調整。連江縣除介壽、福澳、馬

祖、塘岐四村設立國民學校四所外,其他各村附設分班計10所,輔導學齡兒

童就學,此時連江全縣學童已增至999人,設備也略作充實,師資方向:每

校(班)除專任教員一員負責外,其餘均延聘部隊政工人員擔任義務教員。
 附三:連江縣42學年度國民學校統計表
 而白肯區的長樂縣,計有吳航中心國民學校一所,各鄉鎮國民學校三所,

因限於經費,各國校教職員均由鄉鎮公所職員兼任,全是男性教員,全縣各

校班級計13班,學生數288人。
 附四:長樂縣42學年度國民學校統計表
 次年(民國43年)3月東湧島上羅源縣恢復設置,有東湧國民學校一所,

專任教師一人,兼任3人,學生分幼稚班和初、高級班,計學生72人。該縣

也積極推展社會教育,設成人班和婦女班各一。這年度教育工作更臻完善,

馬祖守備區對各縣學校,調查如下:
 附表五 :馬祖守備區43年國民學校調查表
 結語
 馬祖經歷過行政公署、閩東北行署、第一督察專員公署時期,3次計7年的

行政更迭,此時期無論在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各方面都有飛躍的進步,

尤其國校和分校數遍布列島的每一個角落,可說只要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學校

,萬餘居名中就有3000學童,在在說明教育的普及,其成就得感謝此時期的

政府大力扶持,而家長由忽視教育到重視教育,大批兒童一窩蜂的擁進「學

堂」,縣府施政建校計畫,在貧瘠的海島分期付之實施,雖然地區人力、物

力、稅源有限,但爭取農復會和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補助,這7年間,讓學

校初具規模,造就了教育史上奇蹟,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也為日後「實驗」

戰地政務的「計畫教育期」(45.07~57.07)奠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