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春不遠••••地方習俗「搓丸」 圓仔呷落加一

  • 2001-12-20
【本報訊】冬至是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
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聯。冬至的日期,
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
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概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冬至在《
尚書》「堯典」中稱為日短,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
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
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古人說:
「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相
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閩人常說:「冬至在月頭,棉被製lash;過頭;冬至在月尾
,棉被製lash;腳尾」,意在冬至如在十一月初,距離過年尚
遠,寒冷天氣還很長;如在十一月尾,很接近過年,寒
冷天氣已經不多了。而今年的冬至是十一月初八,算是
月頭,也意謂著今年寒冷的天氣還有一段很長的日子。

不論是現在或從前,冬至對中國人而言都是個大日子
,俗語說:「冬至大如年」,所以一般人也把冬至稱為
「冬節」。古時候的皇帝,這一天還會祭天和拜祖,並
且宣布文武百官放假一天。

閩俗對於冬至的重視,比起端午與仲秋也是有過之而
無不及。首先在冬至前十餘日,選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