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子弟在金門就學談起/林泉利

  • 2001-02-16
兩岸自從小三通後,除了政治、經濟上互動頻繁外,
教育的問題也漸漸浮上檯面,正因為有連lash;多的台商成了
「空中飛人」,對家中正在受教的中小學孩子,往往有
「力不從心」的管教,帶到內地去上課又無法得到合理
的教育與「認證」,對於渠等可說是「困擾」不少。政
府邇來基於「民意」反映,基於兩岸間不再橫眉怒目相
向,所以於日前決定承認在大陸受教的中小學生學歷,
在東莞也支援一所由台商獨資創辦「合法」的國小。另
外更積極配合在金門中小學獨立設校,而當地政府已展
開覓地、規劃中了,我們樂觀其成。既然金門可以,為
啥馬祖沒有這個決心?

自從兩門、兩馬已做初步的往來、交流,民眾望「通
」心切溢於言表,特別是在金門,以燦坤三C為首的電
子公司已先做遷員工戶籍動作。亦即為了省卻台港大陸
轉機耗資、耗時間的鉅額成本,索性在當地「開舖」招
徠生意,然後在大陸幹部可以在「通航」後順利來往三
地,不可謂遠見與高招。燦坤的獲利在金門不下於統一
超商,足見有人的地方,自然賺錢不是奢想。該廠商「
一舉數得」的例子,筆者之所以會提出來分享,因為未
來類似投資、遷籍的「比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