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險與環境保護

  • 2001-03-09
前不久,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於台灣屏東海域附近
因故擱淺,由於相關單位一連串的疏忽與處置失當,致
使貨輪漏油,造成屏東龍坑附近海域及墾丁沿岸大量油
垢污染,生態環境亦遭受空前浩劫,據專家保守估計,
輕則數載,重則數十年,恐將難以恢復原來景觀,對周
遭環境及後代子孫之影響,不可謂不重大。

無獨有偶,日前金門地區料羅港附近,亦有金門快輪
因故擱淺,幸未釀成災難,否則,如任事故拖延,或束
手無策,導致輪船沈沒,或發生漏油污染時,再投入大
量人力、物力,非但事倍叫lash;半,且亦於生態環境無補矣


綜觀上述兩事件,海上航運風險日增,環境污染益重
,實無庸置疑,再加上政府開放小三通,則爾後往來海
上交通,必更加頻繁,人貨之運輸亦當數倍於今日,因
此,對於海上航運之風險,應如何予以妥善規範預防,
及航線所及周遭環境應如何予以保護,又遇有事故發生
時,各項救難裝備、人員配置及環境維護等,應如何處
置,實不可等閒視之,下述幾點,或可有助於安全之增
進:

首先是增加中、短程之救難設備:此次金門快輪係於
料羅港之北方防波堤發生擱淺,距料羅港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