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不知道 燕秀潮音遠近馳名 澳口曾是早期開發聚

  • 2001-04-12
 【本報訊】熟悉東引的人都知道有一處叫做「燕秀潮
音」的景觀點,因山谷底和大海相通,潮漲潮退拍擊岩
石發出的迴響聲而知名;但或連lash;只有少數人知道,燕秀
潮音所在之處--燕秀澳,也是東引最早開發的村落。鄉
中耆老對這段歷史也有所記憶和口述,而且至今從燕秀
澳荒煙蔓草中仍可尋到昔日民房的遺跡,顯見「燕岫澳
」開發更早於南澳的傳說,可信度非常高。

 由劉家國、邱新福所編纂的東引鄉志中記載,燕秀澳
原名燕岫澳,福州話「岫」音秀,是巢的意思,由於東
引海風強勁燕子無法在屋簷下築巢。昔日島上燕子大量
棲息於「潮音洞」內崖壁,民眾稱「燕岫窩」,後因國
軍進駐舉行演習,燕子受火砲射擊驚嚇而相撞或撞壁而
亡,至今已無燕子棲息。燕岫澳分為燕岫窩、上燕岫和
下燕岫三個部分。燕岫窩就是今日的景點燕秀潮音;下
燕岫是目前兩棲部隊駐守的軍事重地及附近農田;上燕
岫則指澳口上方大片農地。

 據地方耆老指出,昔日燕岫澳住有「科蹄囝」數十戶
,以農耕與捕魚維生,後因一場大火全村房舍付之一炬
,於是居民便遷居內地。約民國三十年代,曾有連江漁
船泊憩東引,有漁民上岸詢問燕岫位